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72.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
马站二小~关注当下

图像


今天阅读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孩子沉迷游戏不想上学怎么教育。里边提到了两个词语:多巴胺、内啡肽。说实话,虽然天天见,但真要说出个一二三来,还真不行。借用网络流行语,外事问Google、内事问度娘,不知啥事就问360。

一顿搜索猛如虎,就转到了这一篇:年少内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

开篇第一句就说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应该是: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

图像



有些人走在了追逐多巴胺的路上,有些人走在了追逐内啡肽的路上。路线选择不同,最终到达的终点也就注定不同。

多巴胺让人上瘾,内啡肽也让人上瘾;多巴胺让人现在快乐,内啡肽让人经历痛苦后才快乐。为什么内啡肽就比多巴胺高级,追逐内啡肽的人就比追逐多巴胺的人有出息呢?

我们在看待和规划人生时,是基于过去,打造现在,憧憬未来。因为人生是一个时间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

追逐多巴胺,因为其产生机理,人必然要做一些不断满足感官的事情,这些事情当下能让自己快乐,但对提升自我却没有益处,有些甚至会损害身心健康,且因为“上瘾”,很难走出来。

追逐内啡肽,因为其产生机理,人必然要做一些需要艰辛付出才会有结果的事情,而这种事情一般对己有益、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有意义。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让自己不断提高,也因为上瘾而形成良性循环。

沉迷于多巴胺者,是很难懂得追逐内啡肽者的快乐的。他们会觉得那么辛苦,那么无聊,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而实际上,追逐内啡肽者,只要渡过了瓶颈、越过了“极点”,后面是不会觉得辛苦、觉得无聊的。他们甚至会觉得忘我、喜乐、平和。这种感觉,可以统称为幸福吧。

有极少部分人,在年少时就和内啡肽做了朋友,其中又有极少数成长为伟人。而大部分人,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83323
推荐日记
《孩子,超出你的想象》
《亲子日记》
《随记》
《随笔》
《孩子的内驱力》
《亲子日记161》
《313.美文欣赏》
《年轻.阳光的心态》
《亲子日记138篇。下雪了,突如其来的惊喜!》
《幼儿合作游戏》
《(311)复习科学》
《读《不乱答,想好再说》》
《安全第一》
《情感发展》
《日记》
《453 1.14 晴》
《“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终于下雪了》
《亲子日记158》
《亲子日记》
《幼儿个体差异性》
《2024年1月16日星期二》
《日记》
《上学》
《2024.1.16》
《亲子日记第313篇》
《亲子日记第十六篇》
《拖延》
《日常琐碎》
《随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