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73.孩子沉迷游戏不想上学,如何教育
马站二小~关注当下

图像


本文的出发点和理念依据,是阿德勒提出的:人从出生起就有学习和追求卓越的天性。跟三字经里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差不多。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没有及时得到外界的帮助和鼓励,导致积小困为大难,得不到老师、家长、同学认可,自信心也越来越差,甚至影响到了与人交往。而在手机提供的短视频、游戏中,可以轻易得到多巴胺的奖励和认可,所以任谁也很难逃脱这样的诱惑,更何况在这样的境况下。又因为多巴胺带来的短暂快乐后,是空虚和焦虑,只能继续重复游戏和短视频才能继续获得,所以又开始了下一次。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是人的感受,而人的感受的阀值是不断在提高的。所以,历经磨难的人,越来越能面对更高难度的艰难困苦。而贪于即时快乐的人,每一个下次,都是要提高强度才能获得与上次等同的快乐,这便成了“上瘾”。所以一旦进入了“上瘾”恶性循环的人,自己真的很难走出来。成人都如此,更何况心智还不健全的未成年人呢?如果,再发生在逆反心理特别强、亲子关系紧张的青春期,真的是“祸”不单行。

真到了这种程度,确实是很难处理。即使是,参考了作者的方法,对于家长和孩子也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图像


在这里,我觉得更应该考虑下,从小就要注意,如何避免走进这种“困境”。沉溺于手机游戏,其实就是一种沉迷于多巴胺的快乐中无法自拔。这种快乐还有很多啊喝酒、抽烟、各种让你“嗨”起来的活动,甚至于黄赌毒,其实都是此类。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要做的活越来越少,而针对人性的弱点设计出的各种诱惑和享乐方式,却越来越多。其实,无论年少和年长,都有可能掉进这些快乐的“陷阱”中。

小孩在没有开智前,其实成人灌输什么理念,他就接受什么观念。所以各种第一次,真的是很关键。那种“现在小,不懂事,等大了就好”的思想,非常危险。

我觉得,在孩子力所能及的年龄,让他有一个经历努力、坚持、不断克服困难、面对多次失败最终成功的经历,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嗯,就设计一些可以让孩子体验内啡肽的体验,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这种快乐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所以,现在大力提倡的劳动教育,也包括这个东西。

寒假就快到了,家长们是不是想想,孩子在家里,这个假期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呢?我觉得能享受内啡肽的快乐是远远胜过即时享乐的多巴胺快乐。

比如:

1、与孩子协商(培养自主能力),寒假坚持做一件事,每天都要坚持,不管什么事情。如果家长与孩子一起做(也可以家长做一件,孩子做一件,互相给对方鼓励,坚持下去。)互相交流感受,一起坚持。这件事,可以是体育运动:跳绳、跑步、打球、练字、计算、英语口语、听力、朗读……

2、做一件挑战自己、突破自我的事情。

3、做家务。(洗衣服、炒菜、做饭)

4、交往(走亲访友、与同龄人交流)

5、旅行(让孩子规划路线、做各种准备、让孩子去自助加油、定房间、点菜等安排事务)

6、写日记。(日记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总结和复盘。在写的过程中,伴随着思考。这些思考出来的内容,才是宝贵的收获和创新,也是成长的过程。)

7、其它的输出方式。(演讲、主持、讨论、表演、绘画……)

有付出的收获才是最令人珍惜的,也是获得成就感和被认可的最佳方法。多让孩子体验中生活的快乐和成就感,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体验不到这些,就容易滑落到游戏、短视频或者其它的多巴胺即时快乐的诱惑中去。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83434
推荐日记
《726听故事》
《亲子日记161》
《一月十六》
《亲子日记800天》
《科目三 2024.01.12》
《终于下雪了》
《教育即关系(小本2)》
《八十四篇》
《长大的标志,从换牙开始》
《工作计划》
《2024.1.16 星期二 阴》
《亲子日记第313篇》
《你在进步,我在记录》
《上学是件开心的事》
《安全第一》
《725童年的骨头》
《课外阅读》
《亲子日记158》
《请假》
《2024年1月2日 周二 多云》
《亲子日记160》
《亲子日记 343》
《我读过的好书推荐——《三国演义》》
《我的书迷宝宝》
《亲子日记802天》
《亲子日记第162篇》
《玩雪的快乐》
《老大不舒服》
《312.爱》
《亲子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