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孩子不会特意去说给妈妈听。有了中间人,她才可以畅所欲言。
饭后,我们想体验一款软件的聊天功能,便让于玥与手机语音聊天,我和爸爸在一旁认真倾听。惊诧于于玥的滔滔不绝和软件的语气丰富,我们不自觉地暗暗喜悦。
“我妈妈整天在学校工作,回家时还得收拾整理,也不陪我玩。”原本轻松口吻里交流的是吃喝玩乐,于玥忽然话锋一转,把话题落到了我身上。
顾不得倾听软件的回复,我瞬时陷入了反思。扪心自问,在陪于玥玩耍这方面,确实我有些失职。我会用心地挑选买给于玥的玩具,却总是把买好的玩具抛给于玥,不曾认真地陪她玩耍一次。有时候看到于玥自己玩得不亦乐乎时,也会自省:我应该参与一些于玥的玩乐。
于玥特别喜欢与姥爷玩,究其原因不正是姥爷总是心无旁骛地陪她玩耍吗?陪她说一些游戏中的话语,陪她做一些游戏中的活动。作为妈妈,我总是顾及自己的安排,却舍不得花更多的时间陪于玥参与她独有的玩乐。
我曾孤陋地以为陪伴就是陪她说话,所以我把亲子阅读当作陪伴的主旋律。每天晚上,我会拿出固定的时间耐心地陪于玥读书,给她讲解她自己挑选的故事或是回复她听着故事思考后的各种问题。因为这份亲子阅读的坚持,在很长的时间内,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在陪伴这方面做得不错。
直到今天,不经意间听到于玥的心声吐露,我豁然开朗:对于孩子,玩乐才是她成长该有的主旋律。她脑袋里自己编织的长篇故事,是自娱自乐的语言表达。她嘴巴中蹦出的一连串过家家游戏,是探知生活的一种尝试。
今晚,我俯下身子,走到她的花生桌前,认真地探问:“我们玩个什么游戏?”
“妈妈可以陪我玩了,真的吗?”于玥满满的兴奋溢于言表。
“真的呀,我们玩什么呢?”我非常肯定地回复她。
于玥走到她的心愿屋前,拉开收纳抽屉,拿出洗衣机套装,开心地说:“那我们玩洗衣机吧。”
我帮她把晾衣架安装好,然后我们一起“洗衣服”。在玩乐中,我和于玥交流了洗衣服的顺序、各种清洁剂的作用。于玥在妈妈的点拨下纠正了之前先熨烫衣服再晒衣服的错误。
孩子对于陪伴的要求很简单,回答她的问题,满足她的玩乐。在用心的陪伴中,她会慢慢地明事理、悟心性。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是孩子陪伴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