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晴 334
又是忙碌的一天,晚上孩子们回来就带她们去姥娘家蹭饭,我妈炖的“小可爱”鸭子🦆,可能是习惯了,每次去我妈家吃饭都是坐在餐桌上等着吃,我之前也想过帮忙啥的,我妈总说不用,慢慢的我就顺其自然的想不到再去问问需要帮忙么,今天无意间发现吃饭的时候孩子爸爸就拿着小盘子去锅里把馒头拿到餐桌,瞬间让我感觉,我好懒,这些事基本上都不大做,平时会经常买吃的用的送来,但帮我妈忙活的时候却少之又少,今晚反思以后要多注意。
吃饭的时候,我妈留出来了两个鸭腿,若涵吃了一个鸭腿,若伊不吃,我就感觉挺无语,本来吃饭就白搭,最好吃的也不愿意吃,还能吃点啥,若伊不吃孩子爸与孩子们就建议给姥娘吃,姥娘也不吃,就让若涵吃两个,若涵也不吃,我妈又让我吃,让我想到了,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我没有再推辞,弄了几块肉连哄带骗的让若涵吃了,剩下的我啃了,我看到若涵吃的时候心里很高兴,若伊不吃的时候不开心,那妈妈看到我吃的时候应该也是开心的,女儿再大终究也是妈妈的孩子。
也许有些人认为最好的应该留给父母,这话没错,但是有时候也是要分场景的吧,记得我姥娘还在的时候,在我家我妈伺候,那是年纪也大了,吃饭的时候有好吃的都给姥娘,那时候的姥娘也不会推辞,蒙头就是吃,我妈就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有些事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什么是孝顺,我认为前面是“孝”做孝事,但后面的“顺”也是更重要的,你认为你对父母做的孝事,特别伟大,但是父母不喜欢,不适应,那你的孝事就要好好研究研究再进行了,我认为尽量顺着父母的意愿行事,就像我们让孩子干一个事,孩子干了我们就高兴,孩子不干我们就不高兴一样,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不能把我们自己认为孝的时候逼着父母接受,而是像尊重孩子一样尊重父母,顺着他们的意愿来。
今天在戚姐群里读书群里,看到了很多新面孔,让我惊讶的是中小的黄校长也在会议室旁听,还给我们简单的做了分享,他很认可与赞成家长们参加这样的读书会议,他说虽然他读的不多,但每天也都会读一会书,读书下面的“释义”,他说每个人读一篇文章,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再从不同人的感受中丰富自己的理解,真的是厉害,有喜欢读书的可以联系我,邀请你们入群。
若涵明天考试,今天背回来好多乱七八糟的本子书的,我给简单的整理了一下,也想让孩子整理,但明天考试,就没有让她干,让她专心写作业了,看到一个破旧的本子,打开一看,原来是奖励星星本,
真是星星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够足的,后面被撕了她难过的跟我说不知道谁把她获得的小星星给撕了,吴老师最后用笔给记上了数字,我安慰到有数字就可以了,你很厉害了,以后继续加油。
晚上若涵写完作业也把必读书《和大人一起读》读完了,棒棒的,考试前读完了就比不读强,妈妈相信下学期开始,你的识字量再加上你的拼音能力就可以自己完成阅读了,加油!若伊也棒棒的,在画板上画了每周的阅读记录打卡表,言传身教重于言教,当你迷茫焦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管孩子的时候,没有触及底线三观,那就不防适当的放松试试,我们先做好自己,孩子慢慢的就会被潜移默化的吸引过来的。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