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
你想成为“马老师”还是“驴老师”?是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匹马和一头驴,驴每天拉磨,一日三餐,衣食无忧。马外出奔跑,露宿荒野,终日为食物奔波。许多年后,它们再次见面,驴因为年迈加疲劳过度再也拉不动磨被遗弃,马练就一身步如疾风的本领,走过许多路,见到许多风景,成了群马之首。
回首,马和驴走的路是一样多的,他们见到的人、事、物却不相同。年轻时的安逸并不能带给我们财富,不要因为现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求上进,否则就如一头在磨坊中的驴,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也不要因为自己奔波在世界中,觉得自己碌碌无为,放弃追逐。一粒土、一张纸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找准目标,朝着自己定好的目标去努力,放眼世界,练就一身本领,终会有立足之地。正如我经常和老师们说的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不知不觉者”。先知先觉改变一生,后知后觉遗憾一生,不知不觉荒废一生。作为幼儿园的首席服务官,深刻的认识到其实每位教师都渴望被认可、渴望被点燃。让老师们当“马老师”还是“驴老师”?让他们成为“先知先觉者”,还是一直“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呢?这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躺平固然轻松,混日子其实更累,真正的累来源于内心的无知与迷茫。幼儿园的团队,年轻、朝气、有活力。青年教师特别需要有人带领着,找到目标、感受付出、理解辛苦、感动收获、成就自身。我们要做的也是让每一位家人在团队感受到这个团队持续的生长力。
武际金校长在昨天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中提到一句话“安逸是留给死人的。”从“舒适区”到“学习区”再到“恐慌区”,这是我们认识自我、自身激励的过程,也是我们成就自身、成就他人的过程。曾经有段时间,担任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兼任分园园长,那时候家里的大宝上二年级,二宝上幼儿园,工作的多重任务、家庭照顾孩子的忙碌,加上齐鲁名师定期的考核,每个周六周日、寒假、暑假的进修学习,每门课程5000字的课程论文,4万字的毕业论文,多重压力。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到最后阶段性工作结束的时候,真的累到想哭。但是在那时我也暗自告诉自己:这么难的阶段我都经历过、克服了,以后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呢?豁然开朗,顿悟,是成长,更是对未来的信心。
稻盛和夫说: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才能造就自己深沉的人格。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说:我的唯一就是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思考我们自身,从被动到主动,从放纵到自律,需要过程,但是我们相信:但行好事,定会前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