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篇 1.18 星期四 天气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记事起,这句儿歌就会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念叨一遍,只是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也只是念叨而已,从未真正意义的过一个腊八节。今年沐宸的班级群里发来了了解传统的腊八节习俗,感受腊八节所传递的“温暖、圆满、吉祥”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也激起了我过节的仪式感,品腊八粥,造腊八蒜,过有意义的传统中国节。
一、品腊八粥
下午下班,我就来到了超市选购食材。因为是第一次做腊八粥,怕做不好,就选择了超市的成品。货架已经见底,可见大家选购的热情。我仔细挑选,尽量每种都齐全,以便回去沐宸辨别学习,又挑了冰糖、大蒜、白糖,准备做腊八蒜的材料。吃过晚饭,姥姥就教沐宸认识各种食材,红豆、绿豆、缸豆、大枣、大米、黑米、枸杞、莲子等,因为超市的成品,里面还给放了核桃、香蕉片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核桃和香蕉片就被沐宸装进肚子里了,真是个调皮的小吃货。我们一起淘米、加入适量的水,预约了一下,早上就可以吃了。
早上喊沐宸起床,沐宸睁开眼就问:妈妈,腊八粥好了吗?我说应该是好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今天的早饭,没有了往日的鸡飞狗跳和邋遢拖延,沐宸自己很快就喝了一大碗。一边吃还不忘了告诉我“这是红豆、这是绿豆……”“嗯,真好吃,真美味”,原来之前不是沐宸有意拖延,只是食物不够有吸引力啊~
二、制作腊八蒜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不吃蒜,年味减一半。”腊八蒜是腊八节的传统美食,颜色翠绿如同翡翠碧玉一样好看。之前只是吃过,今年我也陪孩子做一瓶试试,看是否能变绿呢。我把之前准备的大蒜拿出来,沐宸也拿着小椅子凑了过来帮忙,沐宸之前没有去过蒜皮,大蒜拿到手里,一层两层外面的老皮去了,里面的皮因为根蒂处连接在一起弄不开,这次她没有发脾气,耐心的想办法扒开,我看到后,教她把蒜掰开,一瓣一瓣的去皮,不一会儿,一个完整的蒜米就展现在我面前,我竖起拇指夸奖她,她又继续干,很快一碗蒜米就剥好了。沐宸姥姥打趣道:“让她继续剥吧干活的时候真认真,真清净~”说完,我们也认同的笑了起来。我问沐宸姥姥:“为什么我长这么大腊八节也没有喝过腊八粥,我们家里也没做过腊八蒜呢?”姥姥回答我说,“那时候家里忙,也没有意识要这么做。除了过年、中秋、清明、端午这些比较大的节日外,哪有闲工夫过这些节气。”我点了点头。洗蒜、改口、刷瓶,为了加速,我们没有等自然晾干,吸水纸吸干,然后沐宸迫不及待的装瓶,放白糖,倒入醋,一瓶腊八蒜就制作完成了。
无论是腊八粥还是腊八蒜,制作的过程是令人享受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协作,让这顿饭吃的更加有意义。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这是属于沐宸的腊八节,更是属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