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诸城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之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智慧在诸城市第三实验幼儿园举行。我也非常荣幸的参加并聆听了武际金校长的精彩报告。武校长的讲座不是采用传统的他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传统听的方式,而是更多的采用互动的方式,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运用了分组获得红旗的机制,使我们每个人更加的投入到课程中去,一场红旗保卫战就开始了。各组成员为了挣得更多的红旗而展开了激烈抢答与比拼。
今天的课程武校长选择了许多互动游戏穿插其中,各组成员也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这些游戏与互动也充分的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提现了我们组内的团结与合作,充分的拉进了组内成员之间的联系。当武校长讲到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时,我也明白了开悟,与不开悟的的区别,它其实再告诉问我们: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感到耿耿于怀,也不必为忧心未来的事情,活在当下,做好现在的事情就够了。
武校长在这次活动中还告诉我们,今天的思维观念,决定今后人生结果,我们看东西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他内在深层次的内涵。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绪平和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行为方式也会影响这孩子,父母的行为方式也会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而家庭教育他并不是心理学,而是教育学,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教育孩子,更应该教育家长,因为家庭的教育是养成教育,孩子的所有行为习惯和认知都是先从父母哪里学来的,并且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而学校教育却是矫正教育,我们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去帮助他改正,但我们所改正的地方也应该需要父母和我们保持一致,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5+2=0的现象。
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纠正,让他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正确的,他不应该做,这样下次再遇到这件事情时他才会产生思考,但同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能过于严厉,孩子都是有两面性的,正如道德经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我们不能因为过于严厉而造成还在身体上的伤—创伤,和心理上的伤—印痕,并且在孩子的3-6岁时期是孩子童蒙养正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用温和而端正的态度去养育孩子,他做了善的事我们要让他感受到乐,而他做了恶的事我们也要让他体验到苦。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提到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 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我们教师也一样,我们也会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进行一次次的蜕变,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