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站在更高的山峰 遇见最美的自己
王惠娟

2024.1.15 星期一 天气晴

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周六的家庭教育讲座,甚是遗憾!看到群里老师们写的感悟,甚是感动!

回想自己真正开始接触家庭教育工作是在两年前的夏天,应学校要求和自身的热爱,我加入了梁云美老师的“家庭教育工作室”,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参与28次集中学习,学习作为家庭教育讲师必备的能力,分析解决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内容涉及到了家庭教育中的多个方面,如唤醒孩子内驱力、亲子关系中的逆反问题、青春期的恋爱问题、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共情教育及做有爱心的教师等等。作为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在工作室中讲课、磨课,送课到社区,使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加强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履职能力。

“家庭教育是立命之学”。两年前的2月19日有幸听了武校长的“亲子共读共写共成长”报告会,这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老师和家长的心扉。家庭教育是对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培养、引导和影响。在亲子日记中各位家长真诚地为大家分享了宝贵的家庭教育故事和家庭教育智慧。各位老师积极点评,点评数量超过了日记的数量,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家庭教育智慧方面沟通较多,都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撰写亲子日记的家长发现,学生在和家长一起读亲子日记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慢慢地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很多管教都是源于对自己的爱。亲子关系也在共读共写中不断融洽,很多家长养成了经常写日记的好习惯。有时候学生也会配合家长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自己的学生日记。在亲子共读共写工作群,通过阅读家长的日记,学生和家长彼此敞开心扉,促膝长谈。教师通过阅读家长的日记,以及对日记进行点评,和家长的沟通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亲子日记成为大家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智慧、拉近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好平台,积极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所以这项工作我们仍在坚持地做着。

我们学校借助德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深化家庭教育与德育、智育等的深度融合。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开展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家长、学生开展臧克家故居红色文学学习、恐龙涧恐龙文化探寻、竹山生态谷劳动体验等研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优良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家长和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学习动力。

抓住重大节日结合各种活动进行传统美德家庭教育。如重阳节开展以“皱纹”为主题的感恩活动:让学生数一数父亲或母亲脸上有多少条皱纹,选择一条跟长辈聊聊皱纹背后的故事,以及探讨一道皱纹是如何形成的,最后用自己的方式对长辈进行感恩。同时布置拓展作业。通过家庭教育与语文学科、生物学科等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实现德育、智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

《时间之书》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站在更高的山峰,遇见更美的自己。家庭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定可实现家庭教育之理想,让教育智慧之光惠及全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87841
推荐日记
《2024年1月13日 周六 晴》
《洗手》
《亲子日记第1084篇 2024.1.13 星期六 晴》
《112篇》
《父母心态和老师心态》
《焕然一新》
《亲子日记678篇》
《亲子日记》
《记录日常18》
《联欢晚会》
《一老一小,和好了》
《弥补短板》
《!!!!》
《元旦假期》
《2024年1月12日 周五 晴》
《亦师亦友 共促成长》
《成长》
《24年1月19真的长大了》
《考试》
《2024年1月14日 周日 晴》
《先看见,再觉知》
《(728篇)2024/1/18 周四 利人利己》
《腊八节》
《做一个有爱的老师》
《118大闺女长大啦》
《腊八粥》
《期待》
《2024年1月19日学习打羽毛球》
《陪伴的意义不只有成绩 用心体会即知意义非常39》
《2024.1.18 星期四 俩宝日常》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