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孩子从懵懂学童一点点开始走进学习的状态,在大人看来,课程内容并不复杂,学完拼音,再花大量的时间认字、写字,眼见着学期末到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还是笑点百出,让人捧腹不已。
场景一:bd不分,我的小书包里有一把小刀,由于拼读错误直接就写成了我的小书“刀”里有一“打”小“包”。
场景二:pq不分,同学们在操场上拍皮球,写音节:qai qi piou。
场景三:怎么办(zen me ban),zhong mo ban
场景四:我学会了系鞋带:wo xue hui le ji xiai dr
类似的情况层出不穷,同事说过一个学生质问老师的梗:学生说这节课上体育,老师说不是,应该上数学,学生气愤地拿出语文课本,翻到语文园地找出课本上的课程表,批评老师说:“这不是明明写着吗,就是体育课。”他理解不了课本上的课程表跟自己班里的课程表不一样。
如果老师要生气,分分钟都能被气死,但这样的梗,若干年后曾经的那个小孩自己想起来也会觉得很好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