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昨天跟爸爸在宠物店看到了一只金毛犬,它毛茸茸的,真可爱。我摸了它,它也没有咬我,很乖巧,我想把它带回家来养。”女儿期待的眼神,恳求的语气,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对小动物的喜爱和拥有它们的渴望。“可以呀,以后它就是你的朋友了,你要好好照顾它,像爸爸妈妈照顾你一样哦。”“太麻烦了,我们一起养。要不把小姨的猫接来养养?它可乖了,也不需要费劲。”“我的那只猫真是太乖巧了,它的妈妈也是一只宠物猫,它们是宠物店培养出来专门供人们玩弄的。我上次因为它弄坏了东西,打它打的我手都麻了,我对着它再伸手,它还是乖乖来找我,而且猫粮吃完了也不叫唤,你说它是不是智障?”小姨如此描述她的猫,我们都陷入了沉思。
养宠物和养孩子何其相似啊!如果是一只野猫,它怎么会在人类攻击它的时候没有逃避甚至反抗?因为它的妈妈也是一只宠物猫,它的言传身教让它的后代步它后尘,一只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宠物猫拿什么跟主人对抗?犹记得女儿两岁半入园,老师惊讶地告诉我:“乐家妈妈,您知道吗?您的孩子在幼儿园,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独立完成。今天攀爬绳网的时候,一个中班的小哥哥在绳网上推她,她询问了人家的名字并且很清晰地跟我描述了整个过程!”老师的惊讶我能够理解,也在意料之中。我是个自理能力较弱的人,所以从孩子出生起,我就亲身示范并引导孩子,凡事要依靠自己,她也确实非常出色,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所谓父母子女就是在一次次目送她远行中成长,现在放手不圈养,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解脱。听到那些校门口喋喋不休的叮嘱,看到那些扒在园门上张望的背影,偶遇教室外伸长的脖子,我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每当听见这些家长的抱怨,我总是特别想告诉他:“放开圈养的手,让独立随娃走。”《三十而已》里的赵静语,面对男友一次次背叛,不但忍气吞声还帮其处理不喜欢了的女生,何等的卑微?为什么?没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习惯了被圈养的锦衣玉食生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直被圈养的孩子,真的能在离开父母之后迅速独立吗?习惯了圈养孩子的父母,真的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吗?孩子不独立,啃老必然存在,你真的乐于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