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 阴
李希贵校长在《家庭教育指南》中强调:改变孩子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处于主导地位,只有父母的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的改变。只是你的改变比较艰难,孩子的改变则是出人意料。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我今天有幸拜读了李希贵校长《家庭教育指南》十条原则的第一个原则:咬住底线,放大空间。并做了学习笔记: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过多的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必须要遵守的规则、纪律。例如,“放学后必须按时回家”。孩子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每年孩子生日时,跟孩子一起商量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充分向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听孩子的但要跟孩子阐述清楚理由。每年确定一次是为了强化其权威性,也就是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的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没有创新意识。确定底线是,还要明确强调假如达不到底线要求,你会对他采取哪些惩戒措施。惩戒措施是指日常的小规矩、小代价。如吃不完蔬菜不准吃肉,完不成作业不能看电视、玩玩具等。
确定好底线,把它写下来或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守住底线,底线之上,不给孩子太多的条条框框,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创新。父母给孩子有边界的爱,告诉孩子哪里不能去,只要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在安全的范围内可自由玩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