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之前,我几乎从来没有把“爱心”和“教育”这两个词如此深刻的联系在一起,我曾以为教育者只要是秉承着平等的原则,拥有一颗童心就是好的教育了,却从没想到,在教育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付出爱,更收获了孩子们最纯真美好的爱。或许“爱是常觉亏欠”,令我感到惭愧的是,我时常觉得自己并没有对我的学生付出什么,却收获了她们满满的爱,比如别的老师奖励的糖果,她们自己舍不得吃,但是会开心的跑过来,献宝一样的送给我。
说实话,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压力很大,需要处理的事务多而杂。但因为有这群纯真的孩子们,让我觉得自己渐渐的被治愈。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承载的祖国的未来,但在校园里她们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炽热、真诚而温暖。李老师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是真的因为我的学生而感到了幸福,我也希望我能让我的学生因为我感到幸福。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的那句“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学生们爱李老师,是因为李老师为学生们付出太多太多了。比如持续不断的与学生通信,每天给学生煮鸡蛋,转化了一个又一个的差生……看起来做的每件事都是小事,可能做一件好事不难,做一天的好事不难,难的是像李老师这样时时刻刻心系学生,从每一件事都能看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牵挂、关心,为他们的长远考虑,每一件事都让我觉得无比的佩服。
这本书记录了李老师一个个的教育案例,而这一个个的教育案例不仅体现了李老师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李老师的爱心和耐心。也因为这一个个的教育案例,我感触颇深,一方面觉得惭愧,自己做的远不及李镇西老师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是觉得要要以李老师为榜样,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和爱心,虽然不能达到李老师的高度,但至少要每天要变好一点。在教育中要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走进学生心灵,用爱去感化学生。不断阅读,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能因为我变得更好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