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从不同角度写了自己的教育实践,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具体实践做法。饱含作者的真情,正如作者所说,真情是最容易打动人的,所以这本书打动了我,让我为书中的他(她)欢喜为他忧。
这本书给我的精神财富很多,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工作了十几年、工作遇到瓶颈的我指明了方向。我班有一名大名鼎鼎的夏锦,自我觉得付出了很多爱心与教育,但因为家长的不配合、不信任让我很伤脑筋,我一改往日的格外关注,导致这孩子更加变本加厉的不学习,到现在的不做试卷,不做作业,不听课,垃圾满地……我在想在这种关系中,我和他都处于双败的境地,谁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让我们的关系愈加恶化。我也在反思这种关系,反思自己,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改变,必须学习新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己,方能应对千千万万不同的学生。今天读到查有梁老师写得李镇西在一次活动中答卷中的一句话感染了我——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在王宏梅老师学习李镇西老师,回来给我们做的讲座中,也提到:孩子遇到这样的家长已是不幸,作为老师,如果和家长一样,那就是双重不幸。我也在想如何做到这种平衡,对于夏锦,我问心无愧,但是如何在家长不配合的情况下让他改进真是难。作为任何一个人,我想首先是心里的一种考验,即家长都这样的不通情达理了,我还要去拯救他?家长和老师的对立就像父母离婚一样,孩子是无辜的。总得有一方怜悯孩子。尽我所能改变他吧。
另外,读此书,我也感叹李镇西老师对孩子们的各种付出,包括金钱上,比如每个孩子的生日他都会送一本书给这名孩子。我现在给孩子们买奖品也从容了很多,从没仔细算过花了多少钱买奖品,但是稍一估计也在1000开外了,给自己孩子买29.9的裤子也得思考半天,在买奖品上却毫不犹豫。在莒县安家已经耗费了我和我对象工作十年来所有的积蓄,当然还有贷款和父母的帮衬,搬来新家我俩的手头都空了,买啥也得掂量着花,我今年过冬的棉服和厚靴子一直只那一件,从没换过。但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各式奖品从没断过,因为我觉得这些钱一点也没浪费,花得值得!和李镇西老师相比,我还差得远呢!
我还想买来其他李镇西老师的作品读,期待自己的提升,希望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