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第158篇 假期育儿如何不生气
星茗麻麻

快要放假了,家长给自个一个心理的一个预期,


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吼骂孩子?(分析原因)

1.你觉得孩子做事真的特别过分。

2.孩子本来可以做到。说好了该写作业为什么不写作业?本来你能做到为什么你不好好做?

3.觉得孩子故意的。刚把家收拾好没过10分钟又变得乱的不得了,你是不是故意的?

4.情绪的本能反应。情绪的习惯。24小时带孩子周一到周日都不带休息的也没人帮你,所以你可能本身确实很累,这样的话你的自控力就会下降,自控力很差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爆发。

5.不骂不管用。好好说没有用,我不怼他几句人、不说他几个句、不提高嗓门,我发现他是动不了的,所以没办法,你变成这个习惯性操作了,遇到事情就先吼起来。

6.自己忍了太长时间了。家庭内耗很严重,就是互相折磨。

7.压力特别大。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孩子学习压力。

8.担心孩子养成坏习惯。比如说吃零食的,看电视的,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等等。家长因为孩子一次失误会想到很多很多,一下子压力就起来了,然后又认为自己都忍你好几回了,我要不骂你肯定不管用,那现在我只能选择吼你两句、骂你两句,这个循环在不断的重复。


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懂孩子?关注孩子的想法?

1.你真的看到我做了什么吗?我们是不是平时中有真正的读懂孩子他们都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让孩子知道。孩子知道家长是会看到他整体的综合的表现,不是只看到他的问题。在正面管教里培养平和积极的孩子有个底层需求,最基本的就是尊重成长发展规律。在整个教孩子过程中对孩子情绪共情,了解需求,了解规律,了解当前他有什么需求,不同阶段需求不一样。尊重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就是互相尊重,我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你要尊重我的要求,我的要求尽量是合理的。

2.我有价值吗?你有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他有价值?你有没有让孩子感觉到你他对你是有价值的?正面管教中提到尊重、价值感、认同感是教育的核心。一个人会因为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被自己最关心的人认可而去改变自己,不希望自己最关注自己那个人失望去改变自己,如果说没有人关注他,没有人尊重他的想法,没有人尝试去理解,没有人看到他的改变,他给谁给做给谁看呢?还有多大意义呢?所以我们说生活中要学会夸孩子,其实也不是需要你过度夸张去夸孩子,凡事有好的一面,可能有不好的一面,那好的一面你有没有看到?有没有说过?有价值吗?比如在家里让孩子们承担一定家务,不是简单练就做家务的技能,更多是在这个团队里边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3.不要当着任何人的面训他、批评他。我的本意是希望孩子改变,我希望他能进步,动机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行为是错的,可能有时候因为你一次这种行为他能记一辈子,然后你再去花了10倍100倍的努力去修复这个关系,有时候都不一定能做到。你觉得好像孩子没关系不在乎。看似好像挺无关紧要的,当别面人给孩子一顿训,实际这个影响可能会特别特别长远,你修复的难度非常大,尽量别这样,不管是任何理由。



家长育儿如何不生气?


第一——想法。家长认为生气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家长自身的心态不好,你的心态受别的事情影响了,你压力比较大,很焦虑,然后刚好这时孩子把水洒了、把东西弄坏了,大吼大叫……你一下子就把你所有的这种压力焦虑,转到这个孩子的事情上。思考自己生气真的是因为这个小事情吗?还有没有别的因素掺杂进去?只不过他变成了一个导火索了,你就把所有的愤怒情绪发泄在他的身上。家长一定要时刻觉察自己情绪,随时觉察在这一刻我的状态怎么样?情绪如何?如果发现我比较着急、焦虑,那我再想因为什么事导致我出现这个状态。及时发现自己情绪不对,有意调整情绪。我怎么啦?分清楚情绪从哪里来?

第二——回忆。回想你的经验,不要用自己讨厌的方式育儿。原来父母怎么教你的,怎么对待你的,你就怎么对待你家孩子。回想是不是你现在教孩子用的都是你原来学的你讨厌的那些方式,小时候你特别讨厌,但现在你还干这样的事。我们要回忆反思自己的方式对吗。

第三——分析,是不是因为小事而生气。不是说不能生气,但是要区分大小事是需要能力的,跟你对于孩子当前阶段(0~9岁儿童敏感期)的理解有直接的关系。

第四——转变。转变孩子都是错的这种想法。你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觉得孩子一定是错的,没有想过别的理由。

第五——释放。家长要学会释放自己压力。

释放的方式每个人都不同,要找到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迅速调整好状态。

第六——冷静。积极暂停、离开现场、不争论。

如果家里边你就是老大,你就是说了算的人,你就容易情绪过度的发泄,比如说事情也没那么严重,但是我就发火了,我就任由情绪发,我就不受控制了。很多时候人的情绪到什么阶段发到什么程度,其实你会有一个评判。不是说不允许在家里生气但是要有度,有些时候可能你一个眼神就够了,有的时候可能你一句话就够,不用说多了,多了就说反而起到反作用。

第七——思考。孩子真的不听话?还是保护自己?有时候生活中我们去看孩子好像故意的跟你对着干、说反话,有时候他也没办法,他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他只能选择伤害别人的方式和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思考孩子是真的不听话吗?我家孩子就是坏的不得了吗?说什么就不听吗?可能你们沟通出现了问题,你不了解他,他也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第八——方法。骂除了给孩子贴标签没别的作用。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引起重视,后面还是要讲方法。一年级和一年级以前的孩子靠示范,我告诉你怎么做;再大一点的孩子思维发展比较全面,更多靠引导,跟他讲道理。在学校跟别人发生矛盾了、被老师批评了、作业没有写完、粗心马虎等各种问题,要引导,光生气和吼骂解决不了问题,他没有你的认知,你了解的比他多啊,你不能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传递给他,那最终他学会的就是发脾气。

第九——暗示。不要一直念叨孩子当前问题只会更生气。给自己做正向的强化,我们平时夸孩子一样,我发现我家孩子特别认真,我发现你特别努力,我发现你如何如何,你这就叫正向的暗示。

第十——提醒。生气的时候不判断、不决定。

有些家长生气时特别喜欢说过头的话,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95299
推荐日记
《贴心小棉袄》
《考试是提高成绩的开始(二)---出成绩了!》
《期末考试 高子涵妈妈》
《制作编程作品(第574篇)》
《过度付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放假了还让我上学》
《教育随笔》
《亲子日记560天》
《亲子日记第323篇》
《默默的陪伴孩子成长》
《日记》
《闺女发烧(第505篇)》
《今日分享(792)》
《1.23 196篇 打冰漂》
《2024年1月24日(第214篇)》
《反思》
《照镜子》
《教育,就是相互尊重》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晴》
《帮妈妈做家务》
《张驰有度》
《随手记 24年1月24号 周三 晴》
《期末考试》
《寒假作业第一天》
《亲子日记234→下雪了》
《心赏(26)》
《周末快乐!》
《期末考试》
《小小的遗憾》
《亲子日记561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