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第二百零四篇:
晚上领着二宝去超市,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哄娃模式了。每次去二宝都是找寻一个儿童购物车,推着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玩具和食物,不过一般都是选择的玩具多,而买的少,吃的食物可能每次都买一点。也就是说,这样大的孩子不能每次都满足。
今天晚上还是和往常一样,二宝去找了一个儿童购物车,推着走在前面进了超市的入口。二宝没有回头看我,而是径直拐向左边的货架,一路小跑的进去,不见了踪影。本来我的想法是锻炼二宝,让他自由的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物品,可是我抬头往前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比平时多了好几倍。我才想起学校已经放假了,来逛超市的人明显多出很多,我也有点担心,比竟二宝还是有点小,不足四周岁的年纪。本来是按照我的速度往前走,慢慢到称重的地方等二宝的,不由自己也开始担心起来。就从二宝走的货架往前走了三排货架 就左拐去对面迎头找二宝。到了对面没有见二宝,不由更担心起来,就继续往前走了四排,到了称重的那个地方 放眼望去还是没有发现二宝,正好有个熟人领着孩子来逛超市,和我打招呼,我几乎没有看他,而是迅速的环顾四周找二宝,当时都忘记是怎么和人家打招呼的了。当我走到称重的地方,看见了二宝,正在慌里慌张的找我呢?看见我的一刹那,立刻两眼发红,眼睛使劲的眨一下,又眨一下的,好像努力的不让眼泪淌出来。怯生生的和我说“爸爸,你去哪里了,怎么没跟着我来?”我迅速抱起二宝,他把头埋在我的脖子里,又委屈的说“我回来找你,找不到你了”。我说:对不起,我也去找你了。
我反思了一下,是我的不对,第一没有跟着二宝走,他有自己的想法,想去那边逛一逛,作为父母应该跟随在后面,既保证安全,又能观察孩子去哪里?想干啥?第二,假如不跟着孩子走也行,应该保持平时的速度和习惯路线,一旦孩子找不到父母,他回用惯性思维去找父母。平时走哪条路?一般去哪一个地方?这次是我做的不对,忙活着去找他,走的快,又没有按照原来习惯的路线走,而是满超市里瞎闯。
不由想起十八年前,我领着老大去北京那难忘的一幕,当时老大比二宝大一岁,我领着去北京故宫旅游,跟随旅游团,到了最后面的大殿。我走的有些累了,就站在门前不想动了,孩子不觉得累,就和我说“爸爸,你在这里等我,我进去看看”,我答应了!老大挤进去看,可能时间有点长了,我开始担心起来。因为正值旅游旺季,人来人往的,全国各地的人都有 ,还有好多外国人,越来越担心,我就不由自主的挤进去找老大,可能在我往里挤的时候,老大出来了,在兜着圈子找我。我进去一看没有,又出来到约定地点等。可能这个时候老大没有看见我,以为我走了,就去找我。我一时没有找到老大,大脑一下子嗡嗡响,吓出一身汗,就喊着我的同事帮忙给我找。但是,导游说不等,你们自己找吧!队伍必须缓缓的从后门出去,赶往下一个景点。我更是吓的要命了,真是疯狂的找,环顾四周的找,人山人海的,喊也没有人听 哭也没有人看,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在老天眷顾,在我几乎要崩溃的时候 看见老大在和一位中年妇女说着什么!我是又想哭又想笑的,走过去踢了老大屁股一脚,然后转头就走。老大看见是我就跟着我走,一路小跑的去找大部队了。赶上大部队,我才开始埋怨老大,老大说“爸爸,说好的我进去看看,你在那个地方等我,是你走了,我才找不到你!”想想也是哈!是我做的不对 因为担心孩子,因为怕找不到孩子,自己擅自离开,没有按照约定去做。老大还说我“爸爸,我正在用那个阿姨的手机给你打电话,你踢我一脚,扭头就走,也不谢谢人家。她是我找的第四个人,才愿意借手机给我用”,又是我的不对,找到孩子只顾着自己去发泄了,都没有谢谢人家。
很多时候,是父母错了,不理智,不按照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承受能力去考虑问题。其实,有时候父母远不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