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都是最为鸡飞狗跳的时刻,催促女儿起床,洗脸,刷牙吃饭,整理书包,检查物品……慢吞吞的女儿让时间本来就紧张的早上更加手忙脚乱,我也焦虑万分啥时候不用催促呢!其实回想孩子小时候,孩子一出生吃奶,奶水急促,孩子太饿,因为未免着急的吞咽,甚至呛到,总会说“慢点吃。”孩子慢慢长大了开始学走路,时常摔倒,我们总是安抚孩子 “宝贝,没关系,再来一次,慢慢来,不着急”,上幼儿园了我们也总是说“要有耐心,慢慢来,总能学会”……总是告诉我子 〝要有耐心,慢慢来,总能学会”…好像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从而让孩于保持稳定的速度,慢慢地长大。等到孩子稍微长大一些,走出家门,进人幼儿园,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父母又会不停地催促孩子。不知从何时起,父母不再对孩子
充满耐心,他们不知看似已经长大的孩子,其实内心还停留在慢慢长大的阶段。作为父母,要想解决孩子拖延的问题,一定要了解孩子内心的节奏,而不要一味考虑自己的节奏,强求孩子跟上自己的节奏,这样才能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引导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如果父母对于孩于的要求过高,总是不停地催促孩子,往往会让孩子陷人被动的状态,导致孩子的内心紧张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