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由乖小孩想到的
高升兰

今天下午,去超市买菜,顺带买点水果。

在卖橙子的水果摊前,一位妈妈正准备挑选几个果冻橙。一个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小男孩似手不想让妈妈买,他一边用力拽着妈妈的衣服,一边用力喊“走!”

妈妈低下头:“宝贝,乖。妈妈先买上橙子,我们再走。你等一下。”

听了妈妈的话,小男孩似乎安静了些。

这个日常生活片段,让我想到了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也经常要求她乖一点。

最近几年对心理学的学习,让我不断反思:

大人用“乖”来要求孩子,好不好?

答案就是“不好”。

因为乖小孩没有自我。

乖,他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还是一种评价,是一个来自俯视位的评价。

比如说长辈夸小辈乖,强者说弱者乖。

而什么是乖呢?这是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的小孩就是乖小孩,或者说是这个小孩他能够非常好的满足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比如说考试得到第一名,说不买玩具就不买,这种就是乖小孩。

我看到一些未成年人个案的时候,曾经深刻的剖析过乖孩子的悲哀,因为他们需要完全的忽略自我感受和自我的需要,去满足来自家长的期待。

在乖小孩的人生早期,他们就是这样不断的去迎合自己的父母,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父母的爱,这当然也说明了乖孩子的父母通常只有在孩子很乖的时候才会给他们夸奖、奖励,甚至是陪伴和关注。

那么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样成长起来的人,他长大了以后。也会一直延续这样的模式:把听别人的话,忽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当成了他们的习惯。之前我们说过,扼杀一个孩子的想法,让他完全的认同你的一切,把乖当做对一个人、一个小孩最高的评价的话,那么就等同于干掉了他。

因为这样的孩子,他仿佛就是一个扯线木偶,他的一些行动都是被人控制的,他不仅缺乏对于自我的认可,还更缺乏对自我的觉察和关注。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扯线木偶要么没有灵魂,要么最终疯狂,要么陷入一切都被别人支配的无意义感当中,要么因为认可不了自己而一直抑郁痛苦。所以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越容易有心理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11707
推荐日记
《由乖小孩想到的》
《成长日记》
《蟹爪兰开花了》
《《骆驼祥子》(2)》
《亲子日记第321篇》
《2024.1.29》
《高圣博》
《熟能生巧即一万小时定律 (第17篇 相州学校 王永华)》
《亲子日记738天》
《《骆驼祥子》阅读打卡》
《寒假》
《2024.1.29星期一》
《童言无忌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天气晴 第695篇》
《陵城八中七一王子琪打卡第三天》
《寒假开始》
《成长日记60——发奖状了!》
《1月29日《骆驼祥子》第四天阅读打卡》
《代父从军》
《亲子日记319篇》
《亲子日记318篇》
《高兴》
《美术学校补课趣事》
《丢手机的收获》
《《西游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马站二小,一,二班孙一然日记》
《2024.1.29 星期一 天气:晴 第112篇》
《要让小班幼儿知道“我长大了”》
《第七条猎狗。》
《有趣的搭建游戏》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