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收到通知,打开手机一看是聆听学习《父母的语言》,其实之前也接触过这本书,只是放假后疏于学习,这几天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生活中少了些什么。这篇《父母的语言》就像是及时雨,所以便迫不及待了。
樊登老师那熟悉的声音便从手机端传来,从他分享的分别在八个月大和七个月大做了人工耳蜗的扎克和米歇尔的案例中,我惊叹于不同家庭类型的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词汇不同最大差异能达到3000万个词汇量。我也知道了亲子沟通的3T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和小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的关注点,要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家长要有共情力。同时,家长要多尝试和孩子去交流(这一点在社会弱势群体中确实很难,因为那些家长为了家庭的生计,根本无暇去关注孩子)。最后,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单向的纯粹的灌输其实是无益的(比如给孩子播放视频和音频这种“省劲”的做法是无效的)。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更多的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携同他一起成长,并不是以成人的高角度来看待,这一点很重要。
今天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丰富的语言和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自控力及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从今天开始,要学会好好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