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放假,总是被称为“神兽出笼”。我从不那样认为,每个假期是我最忙的日子。假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期,武校长这一理论,我深有感触。从一年级放假,我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学习计划时,我就知道如果想要孩子,下一学期的学习上轻松一点,就必须要通过这个假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完整的学习计划进行复习预习,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每个暑假,寒假我都会严格要求孩子。但是想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日,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严格要求就能做到的。就像武校长说的一样,假期乱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的。针对孩子各种假期乱想,说实话,直到三年级暑假期间,我才彻底的给孩子一一改正过来。好习惯的养成,不只是高要求孩子,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之前的学习计划不要让自己工作太累,下班太晚,或者是今晚临时有事而终止,就算孩子没有完成,自己也要和孩子一起将当天的学习计划强制完成。不要说空话,更不要敷衍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如果你去敷衍孩子,孩子就会以敷衍的成绩来回报你。败絮其中,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认为假期作业只是学校例行公事的一种方式,觉得即使做了老师又不会怎样,也不会得到表扬等等之类。认真高质量的完成假期作业,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责任。举一个例子,我记得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假期作业上布置要背诵弟子规。当我买回家看到后面需要背诵的内容,我自己也崩溃了。老公说这么多,什么时候背过?读读得了,老师可不能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叫起来背。但是从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不是给任何人学的,是给自己学的。既然有背弟子规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背了对孩子有好处。我利用睡觉之前的一个小时,每天一小段一小段的和孩子攻破。不到假期结束,我们俩就全部背过了。你看就算是再难再大的工程,一天挖一点,总能攻破。对于武校长说的读书这件事,我在亲子日记里不止一次的提过,对于孩子读书的所有体会。从最开始的好词好句收集记录,到后来的围绕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甚至是给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写自己的意见。今年暑期,我和孩子一起共读了《了不起的小叶子》。当时每天晚上我都会在写亲子日记的时候,让孩子也写一篇关于小叶子的日记,我们从第一篇一直把整本书读完,每一篇都不错过。通过这样亲子共写,我觉得孩子的思维扩展了一大步。有时候孩子问我:“妈妈,我写不出来读书感悟。我自己说不出来那么些大道理。”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引导她,不需要写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什么样的精神,可以写,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办?如果我是主人公,我又应该怎么办?我有什么想对主人公所说的?只要她能写出来,有所体会,这说明她没有白读这本书!看到武校长每天坚持写日记,而且写了那么多了,我感到非常惭愧。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所以把亲子日记给搁下了。武校长说的对,如果想让孩子坚持,就必须给他做出来榜样,自己也要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成长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家长本身的成长与学习也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简单一点说,如果我不去跟着孩子一起学习,那么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我根本就插不上手,说不上话,甚至不会和他一样的高度一起解决许多的困难与困惑。我不想成为孩子的旁观者,我想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武校长在直播的最后说的那两个字“珍惜”,还有那段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想想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孩子离开家,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很少。请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请不要让孩子和自己在一起时,只感受到我们的埋怨和愤怒。多一些鼓励和默契,将来当我们老了,孩子也会对我们有耐心,有默契的陪我们走完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