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过小年啦
星茗麻麻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小年到也就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关于小年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关于小年习俗

1.小年祭灶王爷


小年这一天是民间普遍祭灶的日子,旧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厨房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相传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掌管各家灶火。过小年时,灶王爷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又称“辞灶”,到了正月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所以,人们会选择在小年这一天认真供奉灶王爷,好祈求他上天多说好话和吉祥话,让人们在新的一年吉星高照,福气临门。

人们不仅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点等,也会把旧的灶神画像换下来,贴上家家户户“请”回来的一帧新灶王像。


2.小年吃灶糖


过小年,有些地方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而在一些山区,则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也有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此外,人们还习惯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冬天天气严寒,把它放在屋外,正好能让它吃起来更加酥脆香甜,也是小年里别有风味的一种食物。人们认为灶糖富有粘性,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又因为其味甜,灶王爷吃糖后嘴甜,就会多说好话。

图像

3.扫尘土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彻底打扫室内卫生,俗称为扫尘。而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4.剪窗花


小年通常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而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

贴窗花是小年的一项传统习俗。窗花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美丽的剪纸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在小年这一天,人们会在家里贴上红色的窗花,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会在门上贴门神像,以驱邪避凶、保佑平安。


5.团圆聚餐


小年也是团圆的日子。在春节前夕,人们无论多远都会尽量回家与家人团聚。团圆聚餐是小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家人会一起准备丰盛的菜肴,共度美好时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小年的团圆聚餐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通过与家人的相聚,可以消除寂寞和孤独感,感受家的温暖和幸福。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47631
推荐日记
《骆驼祥子第六、七、八读书笔记》
《有点喜欢打卡了》
《随笔》
《雪》
《《父母规》诵读第615天》
《努力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
《“父母大讲堂”公益讲座》
《 《父母大讲堂》感悟》
《家长课程体会》
《假期弯道超车》
《《如何让自己假期弯道超车》》
《带孩子感受冬天的快乐》
《亲子日记第991天,假期弯道超车》
《骆驼祥子第六、七、八读书笔记》
《2024.02.01 (十二月二十二)周四 天气 雪》
《学习《如何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有感》
《亲子日记——738篇——听课感悟》
《家长做好榜样,孩子才会有样学样》
《除夕的由来》
《2024年2月1号(126篇)》
《学习心得寒假"弯道超车"超什么》
《坚持写日记》
《第二场雪》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天气阴 亲子日记733天》
《学会爱,守护爱》
《观后感》
《家庭教育心德体会》
《 平安着陆》
《背古诗 515》
《752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