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曾在他的童年书中这样写道:“不是每本书的阅读都能成为永远的记忆,但是每本书的阅读都会成为永远的栽培。”而亲子共读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
观看了《好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亲子共读共写助力亲子共成长》这个节目,让我受益匪浅。节目剖析了四位学生及其家长撰写亲子日记的生活事迹,我发现,一个好孩子的成长背后必定离不开父母的有效陪伴,共同读一本书,写一篇亲子日记,是记录生活也是在拉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亲子关系。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什么样,孩子也会成为什么样。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想过要成为“别人家的父母”。节目中,纪翔妈妈说:“要改变孩子,就先要改变自己,先让自己变好,孩子才会更好。”而赵心瑜妈妈坚持不懈的写了14年的亲子日记,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孩子成为了一个知理,明言,善良懂事的人。
自从小女儿上了幼儿园,我参加了学校的培训课程,也开始了我的亲子日记,记录着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虽然也间断过,却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让我重拾起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照片留存的只是孩子的模样,却难以描述成长的过程,而文字却能清楚的记录成长的足迹,娓娓道来,留在以后慢慢的去翻看,去回忆那年那时的情景。这几天,我每天也会跟女儿读绘本,我来读她来听,我在读的过程当中,她也会在一旁提出各种问题,比如“鸵鸟太太是不是也是鸵鸟老师?”又比如“白鹤为什么要吃鱼弟弟?”等等,读完之后我会让她讲述一遍,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情节,并总结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本绘本读下来,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女儿也会因为我的陪伴,更加的开心,并要求我每天都要陪她一起读书,原来,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有不愿陪伴孩子的父母,而我也会把亲子共读共写这件事坚持下去,与我的孩子共成长。
也许我们给孩子读的每一个故事最后都会被孩子遗忘,但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时那份温暖,舒适的感觉一定会被孩子记住。而我们讲过的每一个故事,也将会化作智慧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待到日后终会开出灿烂的花,饱满的果,成就他们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