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3号 周六 阴转晴 2016.2班
刘科志妈妈第310篇
今天上午,教体局组织的“寒假自组织学习共同体建设”会议,在金言金语说家教的公众号武际金校长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
何为自组织?
自组织理论是关于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自组织现象的一种理论。即“众筹合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桌”学习。
学与习,是“自组织学习小组”的任务。学,主要是指学科作业;习,主要是指各类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自组织学习小组”的任务是两方面的,既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习。
其目的是缓解大部分家长的假期焦虑症。由学生和家长、教师共同组成,以完成共同的假期学习、实践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让学生在假期中约束自己,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这对于正常孩子来说,无疑是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在假期里学习的好方法。但对于特殊孩子,从各方面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
特教学校家委会韩主任也为此在会议中请教武校长,这群特殊的孩子该怎么做。武校认为:特殊儿童在普通群体里生活和学习,就会受影响向上生长。但特殊孩子想要融入普通群里,好像有点困难。就如:特殊孩子虽然在普通班级里,学校里有外出的研学活动,这特殊的孩子是捞不着去参加的,即便是有家长陪同也不行。这还是在一个大环境中,更不要说7人以下的“小圆桌”学习了。想要融入进普通“小圆桌的圈圈”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不管哪种方法,只要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虽然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是第一需求,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实现。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在学习“第六期家庭教育指导师”期间,曾跟武校连过麦,当时武校也给我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武校的大爱是有目共睹的。
在家里家长尽量的帮助孩子做到“自律”。首先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积极乐观、平和的态度跟孩子好好说话。因为自觉性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父母长期有效的陪出来的。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充满痛苦的。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父母要耐心的辅导,把习惯养好。家长要忍受孩一开始“什么都做不好”的烦恼,一步一步的养成好习惯,培养他的独立性。
亲子共读共写,融洽了亲子关系,提升了家长的素养,改变了家长教育方式,让家长跟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亲子共读共写,我是最大的受益者。
亲子共读共写,共成长,我们依然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