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四组家庭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亲子共读共写活动在助力亲子共成长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家长方面来看,积极进行亲子共读,首先,能拉进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亲子共读给孩子和家长提供了共同的活动,增加了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让亲子间的共同话题增多,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也可以通过亲子日记来传递,把亲子日记当做与孩子日常交流的补充,并且写出来的话是经过思考后的更准确的表达,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其次,改进了亲子之间的相处模式。父母总会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是有时候父母想的不等于孩子想的,这就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更像领导和下属的关系,这种关系会让孩子不容易感受到父母的爱,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孩子慢慢的也会更愿意和家长沟通。尽量营造民主型家庭氛围,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第三,提高了自己的教育认知。不要只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结合,要勇于承担起在学生教育中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允许孩子犯错误,用心指导孩子帮助孩子,教会孩子学会自我改正,有助于帮孩子建立自信心。第四,给孩子树立榜样。从“孩子好了我就好”的思想转变成“我好了,孩子才会好”。通过亲子共读共写活动,先修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孩子看到父母的成长之后,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最终得到成长。最后,带动全家提高整体素养。从点到线再到面,从母子共读或者父子共读到全家共读,最终在家庭里面形成了读书的气氛。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从孩子方面来看,首先孩子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家长改变了教养模式,从“一言堂”变成了民主型家庭,家里的硝烟味被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取代了,孩子的内心会更加平和。其次,孩子变得更加主动。家长在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再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让孩子多加动脑,提高了孩子的主动性。第三,孩子的学业成绩提高了。通过不断的阅读,孩子的知识更加丰富。大量的阅读,让孩子接触更多领域,在学校的学业上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成绩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第四,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通过阅读,剔除一些假性的兴趣,寻找真正的兴趣所在。最后,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阅读,培养孩子的毅力、思考力和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