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星辰无声,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每一步都响彻星空,“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成功发射了中国航天史上最重、最长的空间飞行器,这是历史性的时刻!”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
观看了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视频和太空中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的过程,震撼无比,内心澎湃,身为中国人真是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宝贝,你可知道,“问天”“梦天”,是何由来?
汉代的王逸,在《〈楚辞•天问〉序》中首次提到“问天”:“《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梦天”则源于唐朝李贺的诗作《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有人说,中国人内敛、保守,缺乏浪漫。实则不然。中国人的浪漫,相较于一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它意味着热爱、奉献,和美好的希冀。表达着中国人以谦恭好学的姿态,向遥不可及的天空发出疑问,并带着疑问对宇宙进行探索。
“问天”、“梦天”、“神舟”、“天舟”,航天人的浪漫,让远古神话走进现实;“嫦娥”、“玉兔”、“祝融”、“天宫”,以神话命名的航天器背后,是五千年梦想的一脉相承。现代科技对古代梦想和传说的遥遥回应,像学生们相隔千年与李白对饮、冬奥会闭幕式的折柳送别,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当年那第一批为我国科学事业献身的前辈,面对这一幕只能在热泪盈眶中沉默,甚至终其一生都无法说出自己的事业;而现在,我们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科技。日益强大的国防、科技力量,让科研人员有了浪漫的底气。
浪漫的另一种读法,是传承与希望。
如今,伟大的祖国神舟可造,星河可抵,少年强,则国强,愿你永远心怀好奇,坚定梦想,踏上这段探索的征途,不必急着向前,也不要退缩半步,梦想不在远处,就在你脚下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