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2.7.25论语《八佾篇》1006
王宏梅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一个人的道德规范都出现了问题,怎么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更好的更高层次的品质呢?这句话适合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要注重自己的道德规范。自己的道德规范在学生和家长眼中教师是受尊重的,要接受的起这份尊重,就要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思想的教师。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君子应是胸襟开阔之人,不要拘泥于小事。真正的君子对自己有着很强的自控力,他们可以管住自己内心的欲望,可以随时享受来自生命本身的喜悦和满足。因此,他们不必再与他人争抢什么。若是非要分出高下的话,他们也会光明正大地与对方展开竞争,绝不会在暗地里给人“下绊子”,充分保证了竞争的公平性。

君子是胸襟开阔,不拘小节之人。作为教师,就要做的不与家长争,不与学生争,不与同事争,不与领导争。与家长争,失去的是拥护;与学生争,失去的是尊严;与同事争,失去的是友好;与领导争,失去的是信任。只有与自己争,才会赢得进步和提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听到后,不以为忤,亦不以为耻,还很坚持:这就是礼啊。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学无止境,故虚心向人请教。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觉得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你需要,就要向懂得人询问,无论对方身份如何,我们都要用尊重的口气向对方询问,我觉得对方也会如实相告。

作为教师,身正为范,做好学生的榜样,热爱自己的职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58433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145篇2022.7.25周一晴》
《打针那些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0220725星期一晴亲子日记第45篇冰山效应》
《自我激励(177)》
《第99篇——学会闭嘴》
《7.24 周日 晴 遛弯》
《开心假日》
《亲子日记第176篇 父母规打卡17》
《2022.7.25论语《八佾篇》1006》
《2022年7月25日星期一《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学游泳的好处》
《人生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更在心里》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第701篇》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晴》
《第172篇》
《2022.7.23》
《第185篇 2022.7.25 做家务的小伙子》
《亲子日记第三十二篇——发现大蒲扇》
《繁忙的一上午》
《7.23 周六 小雨 毕业了》
《来日方长》
《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
《亲子日记247篇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晴》
《7.23疯玩的一天》
《亲子日记142篇2022.7.22周五晴》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打针有些疼”》
《随笔》
《亲子日记246篇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阴转晴》
《新的一周开始了-122》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