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中有一个“剪刀效应”,孩子小时候区别不大,经过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成年后差距越来越大。
父母负责,孩子才能出色,
父母严格,孩子才懂自律,
父母努力,孩子才会上进
教育孩子不怕没文化,没背景,怕的是自己从不反思和成长,一位教师朋友从谈到这么一番话,让人醍醐灌顶…~孩子小时候总有父母嫌麻烦,想偷懒,选择两手一摊,把孩子托付给老师,给学校,甚至当个包袱一样甩给老人。结果呢?孩子长大了,成绩不行,脾气还大,毛病一堆,于是家里总是鸡飞狗跳,说到底还是父母的责任,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最后注定是悲剧收场。
教育的很多问题都在父母身上,若孩子不成器不成才,最应该反思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再比如现在是暑假放假啦,有些孩子就会问:“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追着妈妈反复问,AB两个妈妈的回答:A妈妈被问的烦了,就随手把手机给了孩子,想了想又说:“那你答应我,只能玩一会儿”,孩子捧着手机,盯着屏幕里的动画片,连忙点头应着,看都没看妈妈一眼……B妈妈:“妈妈带你去游乐园吧,你不是老想去玩”孩子想不到妈妈会这样回答,开心的蹦蹦跳跳,孩子心里在想,没想到妈妈还能陪着我一起玩,比玩手机好多了…
生活中有的家长懒,把手机丢给孩子,来解放自己的时间,手机就成了父母的一个分身,甚至对付哭闹的孩子,比他们的严厉教育还管用,想一想不是手机夺走了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拱手把孩子给了手机,生活中陪伴是双向的,是家长和孩子加固关系的桥梁,细想想,我们大人也很需要孩子的陪伴。
愿我们都做智慧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