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打针几乎是每个小朋友都惧怕的事。我们传统的大多数家长,带孩子去打针之前一般不会提前告知孩子,因为我们很害怕告诉了孩子,孩子可能会起抵触心理,还可能会立即反抗说不去,所以我们选择缄默。可想而知,孩子毫无心理准备地挨了一针,这个过程他可能会情绪失控,甚至崩溃大哭,然后我们还火上浇油,又不是特别疼,至于么?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每次提到打针,不是反抗就是崩溃大哭。那看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温柔地告诉孩子,宝宝是因为什么需要打针,哪怕这个时候他并不理解,也要耐心地解释给他听。然后诚实地告诉他打针有点疼,像摔个屁墩儿那样疼。接着鼓励他,妈妈觉得你很勇敢,你可以试试看自己勇敢不。最后哪怕他真的没忍住哭了,也要抱着夸他,你已经很勇敢了,就哭了一下下,下次我们还可以再勇敢一些。
儿童应该学会从小理性地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这样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这样那样的困难或痛苦,如果我们不过分放大这些,而是能理性地看待,就有了面对和客服的勇气。每迈过一次坎,都会极大地鼓舞自己,增强自信,那么下一次再经历的时候,可以更加从容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