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的确,看着那个曾经乖巧、粘人的孩子,一夜之间浑身长满了刺,变得叛逆、敏感、暴躁,彻底将父母拒之门外,相信没有哪个父母还能泰然处之。然而,更让父母觉得挫败的是:讲道理、发脾气……这些曾经一次次让孩子屈服的手段,到了青春期,也都统统失效了。孩子们变得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整个人就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一旁的父母,生怕自己一个行差踏错,造成无尽的悔恨。如果你也是正处于迷茫无措、进退两难中的父母,下面这份《青春期成长手册》,请你一定要收藏好!
关于沟通,不主动提建议,除非孩子开口;
关于外貌,多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被尊重;
关于早恋,不说教,只谈心;
关于情绪,用询问和描述,代替说教和唠叨;
关于隐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个爱好;
关于社交,不要再简单粗暴的方式干涉孩子交友。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往往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身体普遍开始发育小大人的模样初步显现,随着生理的变化,在行为上他们也会努力让自己显得成熟,独立和自主,这时候孩子会本能的排斥家长的关心和建议,哪怕父母是出于好心,所以啊面对一个不知好歹的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与其执着地向孩子证明自己是对的,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倒不如。尝试去体验,去试错,通过经验和教训领悟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只要向孩子传达一种态度就够了,我们会一直站在你的身后默默守望着你,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一定是最愿意为你做点什么的人。
他们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和父母亲密无间,无话不谈,这时候很多父母会觉得恐慌崩溃,可结果却让孩子彻底封锁了自己的心门,要改善这种局面,多给孩子一些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试着多了解那些孩子所珍视的事物。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一段成长之路的,很多时候对父母而言,青春期就像是一道躲不过的劫,无论之前肚子里有多少道理,身上有多少雷霆手段,面对青春的蓬勃和张力时,多少还是会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呀,面对孩子的打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熬过去火下去不必觉得。因为认怂,忍耐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愿我们都能在孩子的成长中获得进步,一起走向更加勇敢、坚定的明天。
2022 07 25 [太阳]星期一 农历六月二十七(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