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我做晚饭,喊老公做饺子,他应了一声,坐着没动,我忍住不再说第二遍,过会就看见他已经在做了。我邀请女儿来做饺子,第一遍说不会,过了会我开玩笑的再邀请了一次,让她帮爸爸一起做,她做了十来个,扁扁的,说自己真的不会。爸爸说蛮好的,可以做煎饺,我马上也说:是的,这个型状的煎饺更好吃。晚上就煎掉了,她自己也吃了,觉得好吃,问我她做的全煎掉了吗?记得做了好多,怎么这么少?
晚饭后他俩把自己的碗收进厨房,其他空碟放着不管,我提了提,谁最后一个吃完,收拾碗碟桌子。 女儿强烈反对,说你晚上只吃一点点就结束了,不公平。实际上她边看视频边吃,都是最后一个,我这个建议几乎是针对她的了。爸爸马上说我,你提这个干什么,你不想收就放着。孩子又让我帮她取快递,我脑子里浮现以前老是帮她取快递的画面,感自己内心不愿意,有情绪,但也不能直接拒绝,想不好,让自己先出去静静心,走走想一想。
张老师帮我分析后,原来我无形中还是有在要求,在控制,原来自已也没发觉这些是在控制。回家给孩子取了快递,情绪没有了。
今天我们上班后,小区停电了,女儿在家群里叫热,以为家里电的空气开关坏了,试着重开没用,又在网络上查停电原因,爸爸与他在沟通,让她洗澡降温,让她点冰奶茶降温,后面她要去爸爸单位,在家呆不住,我上午开会没看见信息,等我看到,孩子正打的去爸爸单位。我感谢了爸爸,给女儿独立打车点赞。晚上回来时,孩子汇声汇色描述她在发现没电后的救助行动及降温措施,说到打开冰箱,把手伸进去降温时真笑死我了。说到朋友建议她身上有钱去开宾馆,她拒绝了,说有钱也不能这么花。说急的快哭了,感觉那时一个人在家很热很无助。爸爸在边上说:"我听到你声音快哭了,但我没说"。现在回想起来,幸好爸爸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帮助,女儿釆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就是寻找解决方案,是好事。
孩子买的两双鞋子到了,试了下有点紧,爸爸说不用退,送给奶奶好了。还问女儿能不能再给爷爷买一双。我内心在想,爸爸自己买东西嫌退货麻烦,堆家里堆老家,现在女儿的他又来决定不用退,哪有这样的习惯。我对爸爸说:"上次老家装修时,问妈妈家里摆了十几双很新的鞋子,还问妈妈,你儿子是不是卖鞋子的?"我没忍住,真的好浪费。回头想想这样说了也没用。
过会女儿不在边上,我悄悄对爸爸说:"你今天真历害,让女儿自己打车,锻炼了她的能力。"爸爸嗯了一下,说我让她自己打车的。我又说:"上两次她退货,沟通的不愉快,我们协助她,让她不再害怕退货沟通。"老公没表示反对。
我内心巴不得有些状况出现,让孩子多些处理问题的经验,比如今天停电,买东西不合适要退货。所以爸爸给孩子处理问题时我觉得是在包办,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但反过来想,爸爸给到孩子支持的感觉也许也是对的。我其实内心也是经常有两个声音在争执,冲动是魔鬼,多过一下脑子,有些话就觉的没必要说了。
爸爸今天真的很不错:1、孩子需要时及时支持到孩子。2与女儿沟通时充满耐心。3、孩子没洗的碗,要求孩子一次后,便不再要求,自己去洗了,我说爸爸你现在真的太好了,他说女儿白天也洗了几个了,估计太热了才没洗完,爸爸对女儿好的没话说,如果我是孩子,这样的爸爸我也喜欢。
我今天也不错:1、孩子向我诉说时,做到不打断,专注去听。2、看到爸爸、女儿做的好的,点赞,感谢,没有很刻意。3、没给孩子提要求。4、早上做了女儿喜欢的流心蛋,女儿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