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还不错,带着孩子出去逛了一圈。两个儿子在车后面睡着了,看见大儿子模模糊糊的在想办法把小儿子放倒睡下感觉内心还是比较感动的。他已经成为一个男子汉了,已经会照顾人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同情心,同理心,能够把事情做好。学会感同身受学会换位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