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孙宝娜老师分享的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给小板凳揉揉疼”,这本家庭教育读本,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只看见我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之间的差别,却没看见这是作为母亲之间的差别,别人是精心把孩子教育大了,我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当下凡事需“持证上岗”。教师上岗需教师证驾驶员上路需驾驶证,唯独父母是“无证上岗”。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去爱孩子。
在以往教育中许多看似司空见惯的做法,背后其实有很多人们看不到的错误,给小板凳揉揉疼。孩子小时候,磕伤碰疼的事经常发生。这时,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反观自己的育儿过程,我也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作为家长平时对此要用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
一砖一石。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