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母与子》李想妈妈的亲子日记
李想妈妈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小雨 第128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第十节,《家庭教育中的观察与模仿》。

咱们经常会谈到,身教和言教的关系,身教要比言教更重要,实际上在心理学里面也会单独有这样一个流派,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

图像

发展心理学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叫班杜拉,班杜拉提出过他的理论,叫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非常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去获得社会行为的,所以这里面非常强调一个是观察的作用,一个是模仿的作用。

在心理学里面会有一个分支,是行为主义,比如说它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会谈到什么呢?就是什么样的行为容易被儿童固化下来,什么样的行为会慢慢的被消除?比如说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行为,然后父母会关注,父母会认可,给他积极的,这种叫强化。因为得到了关注,得到了强化,所以这个行为会在儿童身上保留下来。比如说小孩子今天很懂礼貌,很愿意分享,然后爸爸妈妈非常的开心说,哇天,宝贝儿,你太棒了,真懂事儿,愿意把你的玩具去和小朋友一块儿分享。孩子因为被父母看到了,因为他自己的行为得到了父母的关注,而且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实际上不要说孩子了,成年人也是这样,如果你的某个行为得到了你的师长,得到了你的领导,你的老板的一个认可。所以你这个时候也会很开心,你未来也倾向于去重复这种行为模式。当然还有的时候呢你一个不好的行为,然后这个时候被父母批评,或者有的时候是忽视你有这个行为,父母不理你,然后你还再去作,我还不理你,会发现这么作,没有用,得不到关注,然后你不去这样做了,父母马上说,哎呀,宝贝儿,你现在表现太好了,比刚才好多了。你会发现你想得到关注,靠作是没有用的,你正常一点,用一个合理的方式来去表达,反而可以得到你期待的这种关注。那慢慢的所谓作的这个方式就会被你放弃,在行为上就会消除,这是咱们说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通过奖励惩罚来去固化一个行为或者消退一个行为。 图像

班杜拉会提到什么呢?并不是所有孩子学到的所有的经验,所有的模式都需要他亲身去体验,他亲身去做,然后或者被强化或者被惩罚,然后决定这个行为是固化下来还是消退。有的时候孩子通过观察,通过模仿也可以学到相应的一些内容,所以我们管它叫观察学习,它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得到的。

同时还有一个概念是替代性强化。这个强化或者是奖励或者是惩罚。但是不一定是儿童自己切身的去做,然后被外界奖励或者是惩罚才能得到的,在小孩子去观察别人怎么做,然后别人的这个行为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也可以学到相应的经验。所以你发现班杜拉他提出的社会学习论非常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了。我们不一定非要自己尝试,我们通过我们的认知,通过我们的社会经验,通过我们的观察,通过模仿,以及替代性强化,我们都可以学得到一些新的知识。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权威恐惧。他跟权威的关系,他总会觉得,哪怕这个权威人士,比如说他的老师,比如说他的领导,很认可他的,但是他总会胆怯,总会战战兢兢的,甚至有一点退缩。我们临床上有一些治疗经验的咨询师,这个时候就会率先去考虑他和权威的关系。大家可以猜猜看,我们说一个个体在早年他最初的权威是谁?往往是家庭中父亲的那个角色,所以我们就会问到早年的时候,他跟他爸爸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然后他爸爸对他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比较有意思的是什么呢?这个朋友他会谈到,他的爸爸对他的态度还蛮和善的,爸爸对他的态度还不错,可是呢他一直对爸爸就是比较惧怕的,就类似于现在面对权威会很胆怯,会惧怕的那种感受,那这是怎么回事儿?就是爸爸对他很和善,他看着爸爸却会胆怯,这个逻辑上对应不上,对吧,所以紧跟着这个朋友又去谈了其他的信息。他说,其实我也不用被我爸爸怎么样简单粗暴的去对待,因为在我小的时候,我就看着我爸是怎么拿着铁锹,然后追着我哥满村儿的要揍他,我哥满村的去跑,在我看到这个过程时候,我就知道有哪些哪些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然后我就已经知道我爸爸这个脾气爆发起来了之后,是有多么让人恐惧和害怕了。所以你听到了吗?这位朋友他没有切身的去犯错,去体验爸爸暴跳如雷之后的那种惩罚,但是他看到了他的哥哥做的一些什么不对的事情,然后他的爸爸怎么去惩罚他的哥哥的,他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两个感受,一个是有一些事情绝对不能做,做完了之后那就会很惨,还有一个就是爸爸一旦真发脾气了之后,那样子是很恐怖的。所以他不用挨打,他就已经有了被爸爸这样发脾气了之后的那种恐惧,所以他从小到大呀,在爸爸面前一直蛮乖的啊,再加上学习成绩一路领先,他的成绩一直很优异,所以爸爸对他的态度一直很和善,因为他就是很争气,而且很乖,他不需要那样去激怒爸爸。可是在他内心依旧是对权威有恐惧的,这就是咱们说的观察学习以及替代性强化。

榜样的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里边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的。尤其是在教育领域里面,被运用的非常的广泛。你像幼儿园,小学,尤其是小学,班主任老师经常会说谁谁谁表现特别的好,大家要向他去学习,就是立一个标杆儿,那就是榜样的作用,来鼓励其他学生,然后去观察,去模仿的。

图像

心理学里边,曾经做过观察学习的实验,它随机选取了一组孩子把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组,一部分是控制组。控制组的小孩子让他们在一个房间里面去玩,房间中间会有一个橡皮人儿,这中间会有实验员,然后进来跟每一个小孩子打个招呼,然后在这个房间里边转一圈儿,然后又出去,这是控制组。实验组呢也是一群小孩儿,在这个房间里边儿玩儿,房间中间会有一个橡皮人,这个实验员进来了之后,他会对着这个橡皮人爆发很大的一个攻击性的一个情绪,然后对着这个橡皮人拳打脚踢之后,他再离开。离开了之后观察的是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的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

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两组孩子,之后攻击性的行为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在统计学上是有显著性差异的。也就是说观察到成年人的攻击行为和没有观察到过攻击行为的孩子,他们之后的攻击行为是不一样的,观察到成年人的攻击行为之后的孩子,他们自身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几率会变得非常高。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反应模式加以修正的一个过程。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这个行为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去加强或者修正自己的行为的这样一个过程,把它叫做观察学习。

图像

在家庭中我们的观察学习,小孩子其实非常容易认同父母的,孩子更多的观察就是父母,所以我们说家庭中的身教是重于言教的。你说什么没有那么重要,你是怎么做的?这个时候,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在悄悄地盯着你去看,所以有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脾气特别大,稍不如意,然后就咆哮,大喊大叫。那我们可以去反思一下,就是在父母不如意的时候,在父母遇到冲突的时候,父母通常是怎么做的?你是心平气和的去看看你怎么了,看看怎么解决呢,还是父母这个时候,当然你不会像孩子一样大喊大叫了,但你有可能会乱发脾气,你有可能会变得特别的烦躁。那么你给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就是不如意了之后是可以肆意去宣泄的,是可以没事儿去找事儿的,然后可以去发脾气的,这是一个宣泄的渠道。不是说宣泄不可以,而是说孩子如果只学习这样的一种模式的话,那么他们缺少了一个遇到问题,怎么去着手解决?怎么去把情绪平复下来,去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 图像

心理学我们也观察到孩子其实特别愿意模仿成年人的,尤其孩子会倾向于去模仿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对他们具有支配力的那个父母。心理学上还做过什么样的实验呢?就是由实验员扮演爸爸和妈妈,然后被试就是做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小朋友扮演的孩子,实验者一个扮演爸爸,一个扮演妈妈,然后我们去看孩子更愿意去模仿哪一类父母。这里边的爸爸或者妈妈其中有一个是具有支配权利的人,或者是爸爸或者是妈妈,实验里边随机的,两种模式都有,有的实验里面,我们会安排妈妈是具有支配的权利,有的实验里面会安排爸爸是具有支配的权利。所谓支配的权利就是在这个实验,也就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有支配权利的那个人会去决定还每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去决定每个人可以玩什么样的玩具,然后会去决定这个游戏之后对于每个人的奖惩,这是我们说所谓的支配权。然后在这些游戏之后给到孩子可以去模仿爸爸或者妈妈的机会,这个时候我们会去观察这个小孩子,无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是更愿意模仿爸爸呢,还是更愿意模仿妈妈的?结果我们发现什么呢?这个孩子更愿意去模仿,之前在游戏里面具有支配权利的那个人,所以你看到了吗?在你的家庭里面,最具控制权和支配力的那个父母是最容易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的。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这个父母是力量的,他更可以决定其他人,其他人是更要去听他的。

发展心理学里面会给大家讲到,孩子倾向于认同什么样的人?权威,有力量的,强壮的,漂亮的那个人,所以越是你在家庭里面有支配权,你越要觉察一下你的身教,你的言行,对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其实是最润物细无声的,因为时间都消磨在平时生活的一点一滴。

图像

家庭教育其实是最容易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身边会有什么样的例子,爸爸妈妈都特别的爱学,然后家里面很少开电视,晚上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爸爸也抱着一本书在学,妈妈也抱着一本书在学,然后考这个证书,考那个证书,爸爸妈妈都很愿意学,这个孩子受到的影响也是这样的,他们也很愿意去学习,所以之后这个孩子还一路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家庭的环境就是这样的。还有的父母是怎么样去做的呢?就是嘴上一直跟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家的那个孩子,人家的成绩多好,人家回来怎么样写作业,怎么样复习预习的?一点都不让父母操心,对吧?就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然后你再看看你。每天就是这样说孩子,你觉得你这样天天去提醒他,天天去叨叨他,他是不是应该有一些好的变化呢?结果你发现不是,这个孩子还该玩玩,该怎样怎样。等他长大一些,有一天你说他说狠了,结果那个孩子这个时候翅膀硬了,敢去反抗了。这孩子可能会说,你天天的说我,不要打游戏,不要怎样,你天天都干嘛呢?你这不天天在打牌吗?

在我早年的个案里面,有初中的孩子,就是各种愿意出去打架,然后玩,甚至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KTV等等的去娱乐场所的。我们去了解他的家庭,了解爸爸妈妈了之后,真的更容易理解这个孩子。爸爸妈妈他们的职业就是棋牌室,一些酒吧的这种娱乐场所,就是他们的职业就是在经营这个娱乐场所。在很小的时候,孩子放了学去找爸爸妈妈,所以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被熏染出来的。那这样的话,你会期待过他,在学业上很努力呀,然后很遵从学校的这些规则等等,他在这方面在家庭里面受到的熏染是第一的。反而在家庭里面,爸爸妈妈的工作就都是玩,通过娱乐来去赚钱的,他也觉得我玩儿的过程中没问题呀。因为父母也是在这样做,玩儿的过程中也是可以赚到钱的。所以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对父母真的提出了挺高的一个要求,我们都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那成龙成凤之前我们也要去觉察我们给他们的一个环境的熏陶。我们给他们的环境里面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什么啊?我们是不是真的以身作则,我们希望孩子做到的那部分,我们是不是自己做到?

生活中往往我们会看到,爸爸妈妈逼自己是难的,逼孩子是容易的,逼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认真的生活,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哎呀,真的好累呀。然后这个时候自己的人生不成功,自己并不满足,转而去逼这个孩子,逼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了,好像去挑这个孩子,这儿没做好,那儿没做好。这个过程里面因为都是他没做好,好像是自己都做到了一样。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就把关注力都放在孩子那儿,要逼孩子学成这样学成那样。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也需要去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是不是真认真对待了?所以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不是你要求他要做到这个那个,要求的过程中,小的时候他难以反抗,在长大了之后,孩子有力量了之后,他就敢于去反抗了。而如果这个孩子他看到了我爸爸,我妈妈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就很认真,很负责,自己很有计划,很进取,很拼搏,那么对他们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也会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生,对自己有计划,有向往,然后按部就班的去实现。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首先我们自己就要向着那个方向去发展,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本身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项修行。

在今天的课程里边,给大家介绍了社会学习论,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作用。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可以以身做则,真正的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

继续整理二年级奥数:推理故事和图文算式 例题4。

图像

【例4】(★★★)请问:1串葡萄重多少克?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62574
推荐日记
《我会改变的》
《学会勇气面对》
《7月27日 星期三 多云 于诗涵妈妈亲子日记第113篇》
《亲子日记 1416 琪琪外婆 琪琪干家务》
《郭老师《现场问答 教子无惑》有感(183)》
《学习,成长的开始 》
《消防中队参观》
《开播感受》
《抱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雨后抓蜗牛》
《亲子日记》
《儿子迷上《数独》(第94篇)》
《逛新华书店有感》
《大宝的童年养成记》
《2022年07月29日 187篇》
《244.随记2022年7月28日星期四 雨》
《把爱藏起来一半》
《“内卷”这个词》
《又一次发火了》
《晨跑意外》
《摘抄《父母规》》
《《母与子》李想妈妈的亲子日记》
《亲子阅读~《后生可畏》》
《长大要和马小飞结婚》
《雨天反思》
《2022年7月29日 亲子日记189》
《 做21轮核酸》
《2022.7.27 187》
《晋级比赛》
《飘雨的一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