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书简阅中国
王宁浩妈妈

7月30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1024篇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古诗词呢?因为读诗和不读诗可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诗词是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极致凝炼的智慧结晶。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的远古吟唱,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气派,再到“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人的心中从来都不缺少诗和远方。

经常读古诗词的人,总带着些别人没有的灵气,所以散发魅力。我们熟悉的主持人董卿,在主持节目时,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名著典故脱口而出。若是没有大量的诗词知识储备做支撑,根本不能有现场这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的应变能力。

诗词对孩子的滋养伴随一生。小时候,诗词能让他出口成章,充满想象力,陶冶情操;长大后,关于诗词的记忆,会成就他的气质,让他在面对现实中的一地鸡毛时,仍有一颗“诗心”,心存柔软,也有勇气和力量去抗击一切风浪。这正是“诗教”最大的意义。

通过读诗,孩子会知道: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会了解卓文君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曾对幸福抱有怎样的期许?“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背后又是多少人的欲说还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后更是范仲淹一代代家风的传承;所向披靡的岳飞屈死在大理寺,留下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何止是义薄云天,还有一代将军英雄末路的不甘……

诗词里不仅有爱情的模样,有“再大的风,我都去接你”的知己之交,还有一道道孤独的路,一颗颗勇敢的心……一首首诗词和简牍,穿越千年,每一个小人物,就组成了一部声势浩荡的大历史。熟读诗词,让孩子变得大不同,让孩子徜徉在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底蕴中,汲取诗词中的美好与力量。

城东路小学 王宁浩妈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64350
推荐日记
《7.29 亲子日记184篇》
《(487) 2022.07.30》
《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174篇》
《亲子日记第四十九篇7月30日》
《书简阅中国》
《杠杆的原理》
《聚——1391-581-281》
《博物馆之游》
《亲子日记~157篇》
《成长中的磨练》
《2022年7月30日 阴转晴 周六》
《幸福暑假》
《周末小聚(61篇)》
《亲子日记第137篇 忙里偷闲》
《随笔记》
《 互相学习》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晴 (200)》
《随记》
《亲子日记495 2022.7.30星期六 雨转多云》
《浩宝朵宝成长日记407》
《你好,明天》
《繁荣路小学二年级七班刘奕帆亲子成长日记第192天》
《2022.7.31【71】大宝假期最后一天,小宝“煎鸡蛋”》
《亲子日记第704篇》
《亲子日记第1563篇》
《【92】》
《2022.7.30 星期六 晴 84篇》
《去超市》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神奇的乌鸦嘴》》
《名字》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