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这句话的意识是:“人们犯的过错,总是和他同类的人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能了解他属于哪类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也是这样的吗,兴趣爱好相同的人更容易在一起。在班级中,我们不免发现学习好的同学喜欢跟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玩,爱违反纪律的同学往往喜欢与调皮捣蛋的同学在一起玩,因为同一类人都有相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语言。课上我们提问问题时,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来回答,我们通常都是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来回答,如果题目稍有难度我们都会提问学习好点的同学,如果题目很简单我们往往会提问学习差点的同学,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们基本就能了解全班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委婉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也要恭恭敬敬地侍奉,不可硬去冒犯他们,即使心里为此忧愁,但对父母仍不能怨恨。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古人在这一方面做的尤其的好。对于现代人的我们,对于孝敬父母这一优良品德越来越淡泊。我们孝敬父母主要都是体现在物质上,给父母买身漂亮的衣服,给父母买些好吃的……其实父母现在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有时候我们好不容易回趟父母家,电话却一个接一个,父母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饭菜也吃不了几口,跟父母一言不合就争吵不休,非得争个高低对错。在班级中,我们也应该教育自己的学生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即使父母做错了事请,也不要怨恨父母,因为父母是最爱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