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古诗滋养的孩子,对文中的观点我十分赞同,结合自己学习古诗文言文的体会,对自己往后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思路。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上,学古诗要避免的,恰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诗歌是一块精美的蛋糕,我们把它送入口中,只是为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而储存更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他功利心,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而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这才是应有的目的。
小学的孩子刚接触古诗文言文,我们要保护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不要单纯地为了背而背,把古诗学习当成一种背诵默写,应付考试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让孩子在喜欢的基础上,尽情享受古诗中的美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