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宋老师的直播课上用图片大大鼓励了我们,真的好开心。培训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关于教育孩子的我的困惑。我这几天最头疼的是两个孩子矛盾不断,甚至大打出手,你哭我嚎。很多人都说,孩子打架,大人最好不要插手管,因为一说就会偏,一偏反倒让孩子的矛盾加剧。可我总是忍不住说几句,有时候说乐乐,有时候说琦琦。可总是不自觉地批评起了乐乐。让他觉得很委屈,不公平,于是他就在矛盾时动手打琦琦“报复式”地没深没浅。
宋老师微笑着说:“这事好办!让哥哥哄着弟弟玩就可以了。三个孩子的家庭更好处理,安排老大当组长,领着老二老三玩。”我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让哥哥领着弟弟玩,无形当中增加了他的责任感,督促他更有哥哥的样子。我想起以前邻居家的康康哥哥总是耐心地跟琦琦说话,琦琦也特别喜欢和康康玩,而乐乐在一边自顾自地玩着电脑,丝毫不为自己还有一个小弟弟而感到快乐和幸福。这时,我和奶奶总是说,乐乐还真不如康康对琦琦好,这么大了一点都不会让着弟弟!话语中满是责备。因此也加剧了他和弟弟的架越大越厉害。因为他也是个孩子啊,也想得到妈妈的包容和理解,可是大人们给的都是命令和指责。
回到家我就跟乐乐说,今晚妈妈有点事7:30之后需要上楼分享,这个时候不能被打扰,你能帮妈妈照看琦琦吗?乐乐满是自信地点点头,“我八点左右就下楼陪你们玩。”“嗯嗯,那你快去吧。”突然觉得孩子懂事了。后来,我又让乐乐带着弟弟去洗手,洗脸,教他穿衣服,脱衣服,一起背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起画画……今晚琦琦突然开玩笑地把我的眼镜抓了过去,我生气极了,伸手就要硬夺过来,越来硬的琦琦越紧紧地抓着眼镜不放。我灵机一动,“乐乐,琦琦把妈妈的眼镜给抢走了,没有眼镜我可惨了,什么都干不了,怎么办?”“我去给你要!”“好,记住不能来硬的,要智取!”没过一会儿琦琦就跑进了屋,“妈妈,给你眼镜。”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问乐乐用的是什么方法,他说,“琦琦,想不想喝奶,让妈妈帮咱们和奶,可是她没有眼镜就一点也看不清了,怎么办?琦琦就快跑来给你送眼镜了。”我朝乐乐伸起了大拇指[[EMOJI:%F0%9F%91%8D]][[EMOJI:%F0%9F%8F%BB]]“你这个方法可真好,让琦琦乖乖地把眼镜送回来了。”
所以,利用好家中老大,给他立威信,让他承担责任,“哥俩好”的和谐社会从此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