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星期二 晴
赫楠觊觎豆豆的半只手掌大的小兔子玩偶已久。在舅舅家玩得爱不释手,她问我:“妈妈,我可不可以把它带回家?”“我不是小兔子的主人,无权回答。你必须问舅舅家的人,他们有人同意你才能带回去。”赫楠不想去问,拿着玩偶的手不肯松开。
今天要从潍坊回家了,我从行李包里发现了小兔子玩偶,我严肃地对赫楠说:“你要是不经别人同意把它带回家,我马上会给送回来。”我分析了赫楠固执地这样做的原因,平时舅舅妗妗送给她很多玩具,有些物品我们甚至是不分彼此的,她想要这个小玩偶,也不会遭到拒绝。要是到别处去,她一定不敢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可是,她想要却不肯说出口。
为了教育她,让她知道物品各有归属。我给她讲了我的原生家族的真实案例。“赫楠,妈妈在你这么小的时候,我的奶奶,也就是你的老姥姥带着我去邻居家玩,邻居有个废旧的火柴盒,我在他家玩了一整上午,临走的时候还在用盒子装土,邻居说'快拿回家去玩吧'!我奶奶执意不肯让我拿走,因为那是别人家的东西,虽然人家不用了,但是再小的东西也不能随便要,当然,以后我还可以在邻居家拿着玩。”
赫楠一听就懂,心神领会地把玩偶拿出来了。我也给她提供了一套方案:跟妗妗说一声,把豆豆的小兔子带回家玩几天,下次给带回来,因为我们是近亲,和外人不一样。赫楠说:“下次来潍坊的时候再和小兔子玩吧!”我为她的选择点赞。
说起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我的奶奶堪称典范。她带过的三代孩子,个个洁身自爱。以前在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候,家里的锅上交,有人把一些东西偷回来,村干部带人挨家挨户检查,直接命令:“老贺家就不用进去查了,他们家老太太和她的家人都是那种把东西摆在他们面前,都不知道去拿的人。”似乎在笑我们家的人迂腐,但也是信任。
三年严重的饥荒,饿极的村民去地里搜罗点粮食,给家人垫垫肚子,而我奶奶家的孩子饿得直不起腰来,她也不会动公家的东西。庄稼快成熟的时候,村里严加看守,不准村民随便进庄稼地挖野菜,担心他们会把玉米和花生混在篮子里,占为己有。而我奶奶是例外的,她随时可以进去,愿意在里面呆多久就呆多久。奶奶累积的自律品行,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为自己和家人赢得了好口碑,敲开了通往坦然和幸福的大门。
把奶奶的淳朴善良的基因遗传最好的人,就是我爸了。我爸在中外合资企业工作的时候,厂里对车间的金属把控不严,工人有很多机会下手把铜块和锌块、铅块偷运出去,有的人因此发了财。被抓到的直接开除。正当大家心惊胆战的时候,我爸自信地说了一句:“如果厂里开除的只剩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我!”同事们听到这话,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都是他平时品行的累积。
我爸从老家到城里上班,有三十公里的路程。七十年代,路上很少见到交通工具。为了提高效率,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半路上,经常有求助的,我爸思想里没有“拒绝”二字,让人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把他捎带到城里,特别是遇见有领着孩子的人,想帮助别人的念头更是无法抵挡。不管是平路还是上坡,都是那么自然地载着他人,挑战自己的体力。
也有遇到骗子的时候。也是在一九八几年,我爸在上班路上遇见一个老汉儿拦车,老汉儿苦苦哀求说,自己没有钱买药了,我爸看他年纪大,挺可怜的,搜了搜自己的口袋,一共接近两元钱,掏出来全都给了他,那时我爸每月工资才几十元。后来上班路上遇见一些同行者,说起路上遇见的拦车老汉,有知情者说:“那是一个酒鬼,他早拿着你的钱去买酒喝了!”我爸的一片善心,却化作好吃懒做的陌生人的酒资,从此,他对求助的路人也会产生一定的怀疑,但是善良的人无论怎样也抵挡不住心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外省的一个妇女,拿着当地村大队盖章的求救信,来到诸城,挨家挨户筹钱救子。一点微小的事件就可以激起我爸的慈悲之心,更何况是治病救人的大事。我爸毫不犹豫地捐给她二元钱。要知道,在一九八几年,我爸在单位的午餐花一角钱,晚餐只用几分钱即可解决。他毫不顾及自己未来多日的生活费如何解决,只想到让那位可怜的母亲尽快筹集资金,因为在那穷困的年代,她可能连敲几家的门都筹不到一分钱。这两元钱,甚至是她串一个村的收获。
我爸休班在家的时候,成了村里免费的维修工。一会儿被人叫去修理拖拉机,还没返回家,半道上又被人拦截去修自行车,回到家,又得修理邻居们送来的大小农具。夏天来临,转不动的电风扇来我家排队;年关将近,待磨的菜刀又纷至沓来……
我爸像光源,乐此不疲地温暖着周围的人。我在书本中读过雷锋的故事,而现实生活中我接触过的最具雷锋精神的人,就在我家里。
除了我之前写过的至孝的家风,淳朴善良,廉洁自守,助人为乐,这些传承下来的家族基因,深深地流淌在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精神血液中,成为后子孙坦然前行的底气,幸福生活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