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270篇
家中兴不兴旺并不在于家中财富的多寡。家业要兴旺,全靠贤能的子弟。如果子弟没有才能,即使积蓄再多的银两、钱财粮食、田地,都是没有用的。
子弟的贤与不贤,六分在于天性,四分在于家教。曾国藩家族世代都有明德明训,告诫家中子弟特别要谨记其祖父的家训。“八好”:书、蔬、鱼、猪、考、宝、早、扫。“六恼”: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其祖父对于地仙、算命先生、郎中、和尚、巫师这五种人深恶痛绝。这八好六恼,一定要世代遵守,永为家训,子孙虽然愚笨,但一定能使他们出不了大灾祸。家道可以长久的,依仗的是,贤能的子弟以及长远可行的家规家训。
“耕读”二字为立家根本,才是长久之计。古语云:“富不过三代”的意思是说财富传承传不过三代。“坐吃山空”的道理大家都懂,当不付出努力就能得到财富,很少会去珍惜。无度的挥霍只会让财富更快散尽。只有自己创造出的财富,才能深刻的体会到其过程的艰辛和不易,才会倍感珍惜。
“道德传十代,富不过三代”,是由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演变而来。完整的句子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由此可见,道德加耕读才是家族世代传承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