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5号星期五晴亲子日记第215篇
又是美好的一天。看过一个视频:女儿咪咪在房间里写作业,妈妈动不动就进来催促打扰。“咪咪,快点写。”“咪咪,不能调整那个计时器,听见了吗?”
……一会儿关注咪咪的拿笔姿势不对:“哪个老师教你这么拿笔的?”一会儿又时不时提醒她答案算错了。最后,咪咪实在忍受不了,彻底爆发,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想写了。”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当孩子在专注做某件事时,如果父母总是出声干扰,就会打乱孩子玩耍、学习的节奏感和内心的秩序感,严重破坏专注力。比起无休止的唠叨和事无巨细的照顾,安静的陪伴和得体的退出,更能让孩子在独处中成长。
一位班主任曾经在演讲中,分享过一个得意学生的故事:这个学生从小就是学霸,不管什么科目,成绩总是能够名列前茅。不仅如此,就连课余的一些兴趣爱好,乐高、书法、绘画等,他也总是比其他孩子学起来更快,更容易上手。
班主任曾让他妈妈在家长会上分享“教育心得”:
“我们其实什么都没做,就是平时在家里尽量少说话,不干涉,不打扰。做父母的,管住了自己的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托举了。”妈妈的一番话,令人茅塞顿开。
适当闭嘴,才是父母成功教育的第一步。记得一位校长说过:“孩子只要有这两项能力学习就不会差:一个是专注力,一个是记忆力。”但大多数时候,孩子的专注力不是靠培养的,而是需要我们保护出来的。
而保护孩子专注力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我们学会闭嘴,做到不打扰。想要成为优秀的父母,就一定要学会“闭嘴”。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他的脚步不可能和我们一样平稳快速,我们能做的就是:少说话,多陪伴,用无声的支持,让孩子获得披荆斩棘的底气。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嘘,别说话!默默看着孩子,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