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阴星期五亲子日记第1340篇四年级十二班孙羽涵妈妈 诵读父母规第1012天
孩子就像一只流泪的蜗牛。
我们想让孩子像兔子一样飞快奔跑,却忘了,孩子其实只有蜗牛一样的身躯,需要我们慢慢等他们长大。
把孩子当蜗牛养,你会理解他们的不易。
作家张文亮曾经写过一首散文诗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第一次读到时我不禁感叹,这不就像我和儿子吗?
他是那只慢腾腾的蜗牛,而我就是那个催他、唬他、责备他的人。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不想做得快、做得好,而是他的能力只有如此,拼尽全力也达不到我的要求。
三岁的他脱衣服用了十几分钟,我嫌弃他太慢,却不知道解扣子这个精细动作,对他来说有多么困难。
五岁的他总是做不到按时睡觉,我训斥他磨蹭,却不知道在6岁前的孩子心里,根本无法建立起时间这个概念。
七岁的他每次写作业专注不超过20分钟,我被气到发疯,却不知道这个年龄孩子的注意力,最多保持不过十几分钟。
以前我经常对他吼“你怎么就像蜗牛一样”,现在的我知道,其实,他就是一只“蜗牛”。
因为,这是成长必经的阶段,因为,他的大脑发育程度只能让他完成这件事情。
记得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热搜,一位父亲躺在马路中间哭求民警拘留,原因竟然是女儿做数学题,800减700等于900。
一位网友看到这个新闻,为此在知乎上感叹“父母教孩子有多难?”
而在高赞回答中,一位小学老师说出了真相:这么大的孩子不会算这题很正常。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不了直角,是因为他们还没学过角度,三年级的孩子不会计算20乘30,是因为他们没学过两位数乘法。
我们习惯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却忘了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
与其把孩子当兔子撵,不如把孩子当蜗牛养。
因为这样你就会理解,他们的磨蹭,可能是因为能力不足,他们的墨迹,可能是天生的性格问题。
当我们不再因为孩子的“慢”责备他、训斥他,反而就更能以平常心和更科学的途径解决问题。
把孩子当蜗牛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从心理上接受了他的“慢”,懂得了他的不同,我不再像以前那么焦虑、着急,曾经那些压抑不住的坏脾气也被成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