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聆听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看有用的书》章节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语文老师和家长,我们都深知课外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这本书中前面曾经讲过,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书中形象地把课外阅读比作魔杖,讲述了作者的女儿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益处。既然课外阅读是如此的“好”,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通过学习今天的篇章,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从我带过的上级毕业生语文学习来说,很多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是不是给孩子买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让孩子背诵就可以,其实答案并不是这样的,一个写不出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的孩子,他一定不喜欢读书,因为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是爱阅读,善于积累,脑子里有素材,写作文才能有文采,单纯的背诵作文模版进行套用,只是生搬硬套的使用一些文字,对孩子提高作文水平并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写作文和读书是一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博览群书还怕写不出好的作文吗?所以坚持读书,写好作文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边听着音频边想,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就像近期自己所阅读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王崧舟与诗意语文》让我突然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奈何自己读书读的不够深刻,只能多读几遍,多次反复思考才能读懂其中的内涵。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多读各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