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8号星期一晴转阴亲子日记第218篇
“爸爸,你对我的心理伤害太大了!不要来找我!
写下这封告别书后,12岁的男孩小辉趁着无边的夜色,背上书包,独自离开了家。一个尚且年幼的孩子,为何要迈出这一步?原来,他与父亲一起生活,平时没少挨揍,这天,他不小心把家里电视弄坏了,为了不被责罚,走投无路的小辉,只好选择一走了之。
外出归来的父亲看到这封信,顿时慌了神,寻不到儿子身影便报了警。好在有惊无险,他们最终在一个公交站找到了小辉,父子俩一起回了家。看完这件事,不觉格外心疼这个孩子。仅仅因为一点无心之失,就逼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如此强烈的求生欲,到底他心中装载了多少恐惧啊!
记得家庭教育专家刘凤华曾说过:“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本,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如果孩子出现行为反常,那就是在提醒我们做父母的,是时候审视一下与孩子的关系了。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需要不断获取心理营养,才能一点点建构起来的。父母用爱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支持力,他们的世界就会明朗、鲜活、花团锦簇。反之,父母用惧怕摧毁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在他们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无法迎来宁静和安稳。
甚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决定着他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惧怕父母的孩子,身上通常存在惧怕权威的弊病,面对人际关系时唯唯诺诺,刻意讨好,自卑到骨子里。就像女儿班级里的几个学生,有的落落大方,敢于平等地与老师沟通交流,不卑不亢,底气十足。放学回家遇到问题,也能主动跟老师视频,请教问题。
而有的孩子,面对老师时眼神躲闪,沉默寡言,这就是孩子面对权威力量时表现出的差别。拥有平等的亲子关系,是帮助孩子构建勇气、自尊和自信的重要一环。如若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压制孩子,就会让他的内心越来越脆弱,孩子的世界将黯淡无光,直至落入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