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 固执、自私”,这是 如今不少父母常有 的感叹与无奈。其 实,这也不能全怪 孩子,父母们不妨 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少时 候,孩子的这些毛病,恰恰是 由父母自己在无形中错误的 育儿方式造成的。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心 理发展是在抚育者的不断强 化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现实 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当孩子因 某种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以各 种方式胡闹,甚至躺在地上撒 野时,父母并没有加以制止, 反而无条件地满足他,从表面 上看是阻止了孩子的哭闹,但 实际上恰恰是强化了孩子的 胡闹、撒野行为。因为他学会 了将来若想要达到某种 目的,也可以如法炮制, 采用胡闹、撒野这种“有 效”的方法。
由此可见,父母的 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 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孩子的心 理发展,人格特征的形成,与 他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父母和 孩子相处的情感态度有着直 接的联系,在这方面,美国心 理学家诺尔希有以下生动的 描述:儿童在批评的环 境中,学会指责;在敌意 的环境中,学会打架;在 嘲笑的环境中,学会难 为情;在鼓励的环境中, 学会自信;在公平的环境中, 学会正义;在安全的环境中, 学会信任;在赞许的环境中, 学会自爱;在羞辱的环境中, 学会内疚……。
平常,父母的 行为方式、情绪、情 感等都是铸成孩子 “问题”的根源。在 教养方式上,父母 要注意在倾听、抚摸、理解的 基础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与 真实的需求前提下,在最恰当 的时机,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要维护孩子的自 信心,尊重孩子。家庭的和睦, 平等,充满温馨是孩子健康心 理发展的良好培育基地。家庭 人员文明、友好、温情、平等则 是孩子健康心理发展的良好 的助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