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星期三中雨
昨天下午因为下雨没去上课, 孩子说要用作业本拍照打卡,让我下班去把书包拿回家,我说好的。
吃晚饭姐姐就去书房了,爷爷又收拾桌子,我在沙发看书,小宝蹭到奶奶跟前刷抖音,一会奶奶出去了,小宝喊我陪她玩字卡。
一会大宝出来了,去了厨房戴着耳机问我听过那首什么歌,太好听了,边听边舞边洗碗,爷爷只是给收到池子里,这次竟然没洗,爷爷进步了,能做到不再抢着洗碗。一会大宝又拿着一副扑克牌让我抽一张,放回去,她知道是哪张。
以上都还比较正常状态,没有控制。
今早我起来看到手机没在我屋里,上次也没放我当看不见(我们约好了睡前把手机放我屋里),我就开始怀疑她,我心里告诉我要相信孩子。自由才能自律。
她起来后问她你今早几点起来拿走的手机啊,我都不知道,她说6.30,又说忘了放了,她自己不好意思了。我说一开始你说的手机怎么用,你说第二天给我,还没给,约好了又不执行,你说怎么办呢。(这时的我充满怀疑和不信任,指责)
我按妹妹要求把头发梳好了,妹妹照镜子看看说那个地方不是很圆,我说没法弄的那么圆,我只能弄成这样了,姐姐特别大声的说,快点滚。(我说她她就把火发向妹妹)
妹妹眼里含着泪,收拾好,我和妹妹拿着雨伞就出门了。
出门送姐姐路上,我还想说手机的事,可是我也知道这一早上的气氛就不太好了,我说你自己想想你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啊。其他就没怎么说话了。
理论正确的做法:既然把手机给了孩子,就应该完全相信她,做约定的时候那一刻就是传达的不相信,后边孩子没有做到约定,再一次提出来,有一次传达不相信,并且拿这个说事,只会更破坏亲子关系,让她更对抗。完全起了反的效果,
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张老师,可是知道做不到
刚到上班地方,婆婆就发信息来,说今天中午回不回家吃饭啊,昨天我们都吃完饭了,姐姐又回来,又单独给她做,你们回不回吃饭也不提前说。
我解释说她昨天中午回家吃饭我也不知道,并且还下大雨,她我刚问她也没听清,好像还回家吃。我说她不提前打招呼,你们吃完饭了,就不要管了,让她自己做就行了。
孩子要回家吃饭自己不提前打招呼,每次你还会积极的单独给做,她下次还不打招呼,我们要想想为什么会她多次不打招呼。
每天写流水账,撕开自己最阴暗的一面。每天都和孩子纠缠中。
照见自己发现,每个事再说的过程中好像都是孩子的错,婆婆的错,婆婆还很委屈,辛苦做了饭还不捞好,都是因为你们我才这样,典型的受害者模式。
我很痛苦,理论我知道,可到面对孩子和老人,又说不好也做不到,全家都不开心,就一个想法,想逃避逃离不想去面对。我这是不是抑郁症了?张老师。
您说生活就是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开心,这好像很简单,对于最近这段时间的我也很难,就看自己怎么转念。怎么看待这每天的事。
今天追剧,让自己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