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 星期三 雨
亲子日记第275篇
今天观看了父母成长营第三期的直播课,这期直播是从三位优秀家长提出的观点展开而来的。
1、孩子要有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力量,为了目标去努力,去追求。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你做的好了,受表扬的是你,受益的是你,不是家长。学习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
2、多鼓励、表扬孩子,使孩子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实际上快乐教育的原理,就是如何让孩子有成就感。
3、遵循孩子成长发展规律,不要同别人比,同不同阶段的自己比较。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比同龄的孩子有差距,家长不要着急,可在游戏化中进行训练,让其快乐学习。第一步要从简单开始,让孩子能顺利完成,孩子顺利成功了,就觉得很有成就感。第二步,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升其信心。第三步,不断挑战,让孩子有跳几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成功后,孩子才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和快乐,学习力才会提高。
4、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孩子做事的效率才会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不听从家长的安排,不太守规矩,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的孩子,成功的概率会更大;那些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孩子,反而成功的却很少。像孩子喜欢的图书虽然同家长的观念不一致,家长可满足其要求,但不要一套书一股脑全给了孩子,要一本本的给,让孩子觉得争取才能获得,孩子才会稀罕,才会把其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可要求孩子把所阅读书籍讲的什么同家长表述出来,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和孩子同频,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才了解孩子的思维和价值观,同时要对孩子加以鼓励,孩子才体会到读书意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5、我们家长的观念就是对的吗?我们有些家长一味地打压孩子的表达和想法,若孩子的观念和结论与父母的不一致,就打击反对,就使得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沟通,孩子觉得我说了你们也不懂,反而还遭受指责打骂,孩子就更是三缄其口了。孩子的学习能有动力吗?孩子的学习能会快乐吗?其实教育强调的是过程,训练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结果。孩子观点的对错不重要,家长要看中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各项能力的提升。
6、快乐教育的原理,就是如何让孩子有成就感。让学习本身好玩,让学习过程好玩。通过比赛的方法等等,来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能力有了学习才会轻松愉悦,孩子的成就感就来了,孩子才会有内动力,孩子才会自信。其实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期望,信任、支持才是最关键的,才是赋予孩子最大的力量,注入孩子能量,让孩子保持学习的自信力。让孩子在开心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才会高,孩子才会快乐。若是家长逆着孩子,在孩子情绪不佳的状态下,还一味地逼着孩子去学习,那结果可想而知,孩子肯定感觉到学习很痛苦,甚至厌烦,可能导致孩子厌学,那后果就严重了,两种状态下效果可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