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揭示了读与写的关系。阅读量是写一篇好 文章的关键, 也是衡量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
现在学生普遍害怕写作,写作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阅读书籍少,知识积累不多,导致写作时无话可写。这是因为在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形势下,家长和教师把课外书籍视为“闲书”、“杂书” ,把阅读课外书看成“不务正业”,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而加以禁止,从而断绝了学生写作的源泉,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无趣和贫乏。而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反过来又影响了写作积极性。
写作离不开生活,阅读是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渠道。阅读还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才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提高作文水平,达到“诗书自强”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有它自己的目的。 它主要是为了真正了解你所读的内容,从而获得灵感、教育和间接体验,从而提高意识,丰富洞察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中要有大量的材料。当他们读更多的书时,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并且对写作有强烈的兴趣。因此,指导作文首先要教学生阅读,把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 问问运河在哪里畅通,这样就有了淡水来源。”阅读是写作最重要的“源泉”。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优美的句子,了解掌握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