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晴 第141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系列课程的第十六节,《厌学的原因和消除厌学的对策》。
厌学,它指的是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常常无故的旷课缺课,或者以种种借口请假不上学,即使到了学校上课,也是人在教室心在外或者伏桌睡觉,或者做恶作剧,干扰课堂,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做笔记,不愿意去复习做作业。一进课堂就会发呆,一见作业就觉得烦,头疼,坐立不安,对于考试测验无所谓,有的时候只勾几道选择题,对于各种电子游戏、足球,言情武侠小说会很感兴趣,总幻想着离开学校,离开课堂,离开老师,离开作业,离开考试,去做一些就是不费脑,不费力的事情,总想冲破校园,然后去自由自在。
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厌学的孩子对于学习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对于其他的,比如说课外的小说,体育运动等等兴趣都是很浓厚的,就是他和抑郁症是不一样的。抑郁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学习没有,对其他的也没有兴趣,这是和厌学非常大的不同点。

厌学的原因:这几年我们越来越看到,不只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们会有厌学,学习成绩平时很好的孩子出现厌学的状况也越来越多了。首先,自身的因素。(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孩子会觉得,我这个学习是为谁学的?为家长,在学习很辛苦的时候,他肯定是觉得烦,因为他自己不喜欢。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那这样在学习成绩比较差,或者说知识内容真的跟不上课堂的进度的时候,那他时间久了肯定会觉得厌烦,没意思,因为听不懂。
(3)人际交往的问题。一般的如果只是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在学校会有相应的小群体,会有相应的同学和朋友的情况下,他出现厌学的可能性还不太高。可是如果人际关系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和同学的和老师的这样一些冲突,其实也很容易导致厌学。因为在这个环境里面,由于人际关系他会觉得很不舒服。有的家长甚至劝学生说你到学校去就是为了上学的,然后跟同学的矛盾等等,你不用去管他了。其实这个话说起来并不现实,孩子很难被安慰到,因为就做不到。这个成年人,你上班是去赚钱,是去工作,但是如果跟领导跟同事的关系很糟糕,每天被孤立,你在这个环境里你非常不舒适,其实我们也是不愿意的。说忽视,说不在意,这是很难做的到的。
(4)因为厌其师而倦其道。这就涉及到和老师的关系,有的时候老师动机可能是没问题的,是好的,那有可能太着急了,说话说的重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因为对老师的反对,然后进而对某个科目甚至对于学习整个的一个逆反,一个拒绝,这是自身因素。

第二是家庭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过度的望子成龙,太期待通过孩子的一个好成绩,甚至有的家长渴望通过孩子的考试成绩来达到自身价值的一个认可。那孩子一个人的生命其实会背负了两个人的生命压力,这时候都容易造成这种厌学,因为压力过大了。
(2)家长过度的看重分数,这是家庭因素。

第三是学校的因素。(1)教育观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提倡了好多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应试教育还是占主导,由于教学观念导致的孩子们对学习的一个厌烦。(2)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让孩子觉得过于枯燥,没有意思。(3)由于教学内容,在孩子真的听不懂的时候,他其实很难培养一个对学习好的感觉,一个好的兴趣。(4)由于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导致的学生对于整个学习的厌倦。

第四是社会上的诱惑。比如说学习无用论,甚至有一部分孩子全都会说,我不想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啊,我长大了去当网红就ok了。实际上我们说真正做的好的大网红,他们后边对于知识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人家其实也是非常努力的,并不会比上学更轻松。

接着来看消除厌学的对策:首先第一条,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状态和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过高的要求,孩子们觉得够不到,很容易产生过大的压力。
第二点,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甚至帮助他们在学习里面去找到成就感。
第三点,父母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
最后,利用多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厌学这一块儿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工作,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逻辑思维这块儿进入学习的主导,会越来越多。确实会有枯燥的这一部分,在长时间的学习的过程中,去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动力,习惯等等。都是帮助他们更好的去预防厌学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