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61篇 从小事做起,从兴趣入手
第一中学7.24董飞阳妈妈

           热播剧《加油!妈妈》里,13岁的小夫一开始是“别人家的孩子”,知书达理,学习又好,谁见谁夸。

却在妈妈整天为弟弟的事情忙里忙外,忽略了自己后,心里开始渐渐不平衡。故意上课不听讲、撕同学的书、偷东西......他的所有出格行为,无一例外都是在试探妈妈的爱,想看妈妈是否愿意无条件接纳他,像对待弟弟那样。直到后来,妈妈不再把他当成“问题少年”,而是放弃心爱的工作全身心陪伴照顾他,他内心的芥蒂才慢慢消除,之后更是主动鼓励妈妈重回职场。

       作家刘娜曾说:每个坏孩子,都在以自暴自弃的方式,唤醒父母的关注。

        一切“不听话”的表现背后,都是孩子渴望表达被爱、被关注、被接纳的心声。多看看孩子好的一面,相信“孩子总是在不断变好”;多肯定他的变化和进步,用积极正面的话语引导鼓励他;多尊重他的“与众不同”,期待他活出最特别的自己。孩子才有可能被激励、被点燃、被唤起,努力成为自己心里最想成为的样子。

         改变从小事做起,从兴趣入手,发挥“雪球效应”

         一个做老师的朋友,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优不优秀,和刚上小学时找没找到兴趣点有关。有的喜欢数学,父母愿意花时间指导,随着学得越来越深入,孩子的体验越来越好,爱上学习是迟早的事;可有的明明英语学起来吃力,父母还整天逼他,不断强调他笨、不爱学习,他自然越来越失败。这种现象,就是著名企业家巴菲特说的“雪球效应”: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初期,如果手里的雪足够湿,获得足够的起始优势,那么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即是说,想提升孩子的能力,改善他的行为,就要从小事开始,挖掘出孩子的兴趣点、闪光点,不断重复,带动孩子拥有更大的动力,不断自我提升,促使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想起纪录片《零零后》里的池亦洋。小时候的他,整天在幼儿园称霸,拿着棍子到处“欺负”小伙伴,实在让人头疼。上小学,还一度因为学习差,常常被老师留堂开小灶,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直到有一天,父母发现他喜欢橄榄球,有很高的运动天赋,便慢慢调整了对他的期待和目标,让他接触橄榄球,从他从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做起。曾经的差生,几乎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却因为橄榄球这件小小的事情,热情重新被点起。绿茵场上,池亦洋学习基本功,坚持不懈做练习,技能一步步提升,日积月累,成了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正是这份成功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能行,逐渐有信心去面对学习,申请出国留学,努力克服每一个面临的难题。如今的他,正站在更高更远的训练场上,践行自己的梦想,绽放光芒。

        有人说,教育孩子急不得,更不要奢望孩子一步登天,一次解决掉所有问题。而是要调整自己,保持和孩子的同频。引导孩子从简单易行的小事做起,让他获得充分的成就感,以此鼓励他、带动他,让他力上加力,实现更大的蜕变和飞跃。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75964
推荐日记
《8.11》
《随笔》
《2022年8月11日星期四》
《2022.8.11星期四阴》
《乐高积木进行时》
《201石头落地了 8月11日》
《姥姥生日 2022年8月10日 大雨》
《2022.8.11》
《雨昕日记打卡第18天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天气阴》
《画画的乐趣》
《《太丢人了》2022年8月11日星期四第196篇》
《2022.8.11 星期四 大雨转阴》
《第871篇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晴》
《浅谈“为他人着想”》
《亲子日记第202篇》
《安全》
《2022.8.11中雨,星期四,亲子日记第195天》
《21年冬,冷啊!》
《亲子日记第69篇:左手画画的小妞》
《我的自画像》
《在教育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身心合一——1403-593-296》
《吃酸奶》
《随笔》
《亲子日记》
《分享快乐》
《哥俩的漫画》
《随记》
《2022-8-11 周四 天气阴 饱饱日记 》
《秋雨》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