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0日星期四,阴——第233篇
父母是世界的中心,只要父母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常常只看到孩子单方面的错误,却不知道所有的爱都是双向奔赴的。在期盼孩子改变的同时,父母要先改变,先去修炼,先去学习,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一、守好“秩序规则”,让爱在家中流动起来。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他的秩序规则。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秩序,亲子关系是第二秩序,原生家庭中关系是第三秩序。这个秩序如果乱了,系统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所以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要在系统中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站稳。和海灵格先生的理论是一样的。夫妻双方不要互相指责,而是让爱流动起来,让爱表达出来,或通过言语,或通过身体上的靠近,或通过为对方做一些充满爱的行为,让第一秩序的夫妻关系好起来。
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磁场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家庭中,亲子关系一定不会差。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要去掌控他,尊重他生命的主动性,所有的生命有向上生长的张力和需求,家长要做的就是提供孩子各个阶段成长需要的养分。所以家长要不断地学习,先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生命成长的每个阶段需要的是什么。
二、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很多家庭中孩子的成绩就是“晴雨表”,成绩好了就是晴空万里,成绩差了就是电闪雷鸣。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推进深渊。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情感链接在,接下来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
父母要允许孩子各种情绪的出现,特别是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哭泣、吵闹、大喊大叫,不要急着去指责,把孩子转过身来与自己有个拥抱,先建立起温暖安全的情感链接,让孩子有安全感,然后再去和孩子谈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效果更好。父母还要帮助孩子感知并定义情绪,这就要求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情绪的处理方法。正确感知和处理情绪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父母最后要给孩子做好情绪的示范讲解。
父母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放松的生活环境,并且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鼓励孩子多进行尝试,当然了父母自己也要给孩子做好榜样。逐步培养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让孩子能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三、学会有效沟通,塑造和谐亲子关系。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要少说多做,因为四岁的孩子是听不懂道理的。同样的,如果孩子到了12岁青春期,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语言还是8岁孩子的语言,这时期的孩子肯定会感觉到烦躁不愿意沟通。
因此父母要用发展的视角看待孩子,需要不断观察,去感受孩子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从而让我们跟孩子以他可以适应和匹配的方式展开沟通和交流,去与他们共舞,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方式讲道理给孩子听,那样的话只会事倍功半。
具体到技巧的话,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呢?首先要“以情动人”,让孩子愿意倾听。安全感是人的第一情感需求,在沟通前,清楚地甘肃孩子你想要沟通的内容、目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人们的恐惧很多时候是来自未知的事物。在沟通时要及时地欣赏认可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是被肯定的,他会更愿意继续与我们沟通。明确孩子的责任,鼓励他,让孩子承担任务。
然后“莫要抬杠”,管理孩子的意识。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哪怕双胞胎也各不相同。而这种不同之一就是意识的不同。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首先要在意识上统一,否则就是各讲各的,鸡同鸭讲,以为是在讲同一件事,其实是在讲两件不同的事。
最后“抓住需要”,回应孩子的诉求。在生活中,我们除了为达成某种目的需要孩子沟通外,也需要通过交流、对话等方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