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孔戈庄小学3.2李珺玉妈妈~李文辉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小雨 亲子日记第197天
新时代父母成长营之狼爸虎妈观后感
狼爸萧百佑,有四个孩子,他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一个小的在读高中,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热衷棍棒教育,他说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他被称为中国狼爸;
虎妈蔡美儿,她采取的打骂式苛刻教育,把两个女儿逼的科科全A,一路送进了哈佛大学;
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家庭,从家庭综合影响程度上说,虽然他俩成功了,但理智的去分析,成功的概率还是很低的,比中五百万的彩票的概率还要低。
当然了,也不是说一点也打不的,打孩子是需要技巧的。那些只盯着孩子的缺点的家长,要不得。
打骂有个界限,家长管控好孩子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调皮捣蛋的孩子,需要童蒙养正,可以提前和他们约法三章,规矩提前订,
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
能做的,做好有奖励,
不能做的却做了,就是违反了事先的约定,这个打的;
做了对生命有威胁的事情,一定得严惩,这个打的;
有奖有罚才是真正的教育,要读懂孩子,做个智慧父母。
虽然说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家长就得有教育好的责任,但我不主张棍棒式教育,无缘无故打孩子,是在宣泄你个人的坏情绪,会让孩子产生一辈子抹不去的阴影。
我儿子大学已毕业,从小到大,我就打了他一次,是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是会计,有一次,我下班之后又收了一笔现金,不多,800元,银行下班了,无法存入公户,恰巧又到了接孩子的点,无奈带回了家中,接完孩子,把包就放在了枕头边。第二天是周末,早上我走着去了早市买菜,遇上多年不见的朋友,多聊了会,回家我也没在意钱的问题,因为我儿子从小没有翻包的习惯。到了中午,我看到儿子大包小包的带了很多物品回家,有望远镜、聚焦架、假刀、剑等奇怪的物品,我好奇的问哪里来的,他还兴奋的和我说和七八个小朋友一起去批发市场买的。我问他哪里来的钱?他说小伙伴们来家里玩,玩了一会,觉得没意思,就想下楼去公园玩,没找到钥匙,看到枕头旁边的包,就寻思打开找找,结果看到了里面的钱,他就拿了200元,他从小就有旅行的愿望,他就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去了龙城批发市场,买了一堆旅行用具,计划着放假之后出去玩。我大吃一惊,飞速去房间里打开包一看,我懵了,800元公款,成了200元。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才600元,我疯了似的哭着打他撕他,问其余的钱去哪里了,他被我的疯狂吓坏了,一句话也不说,愣愣的站在那里,打不还手,骂不还嘴。很明显,其余的钱被其他小朋友顺走了,他还傻傻的不知情。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巨大,从那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带小朋友来家里了,他也变得小心翼翼的,不再动钱,他说看谁都像小偷。
事后分析,事情的起因在我,无论如何,我不应该带公款回家,我不带回家,孩子就不会拿钱去买物品,也就没有了我丢款事件,更没有我打骂孩子的因由,孩子的性格也不会因为此事受了大刺激,就像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原版故事: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遇上事情的那一刻,一般人都会比较冲动,而冲动时智商为零,行动有时候比脑子来的快,是最容易造成误会的瞬间。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所以,情绪化的打骂孩子,要不得,惩戒的方法很多,不一定打骂。可以没收他很在意的物品,比如手机、玩具等。或者在自己情绪控制不了的时候,别处理任何事情,看不惯的孩子,可以先罚他读完哪本书或者罚站或者做完哪些题,等你心平气和的时候,先反思一下自己,再去教育孩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递出去。
亲子共成长,我一直在路上,加油!